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城市学龄前儿童亲子关系纠缠的个案工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2 07:31
【摘要】:学龄前儿童处于成长关键期,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建立安全感、增强情感体验能力、培养独立性和形成完整人格等方面均具有极其重要作用。当前,一些城市学龄前儿童家庭的亲子关系存在纠缠现象。这种类型的家庭存在许多隐性问题,不仅影响孩子独立性、安全感、社会化、情感关系处理等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危害整个家庭系统,给夫妻感情和家庭稳定带来威胁。本研究有助于拓展本土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和实务研究,有利于探索改善亲子关系的社会工作介入路径与策略,为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学龄前儿童亲子关系纠缠家庭提供有效可行的工作思路,对本土家庭社会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系统分析城市学龄前儿童亲子关系纠缠的原因、表现和影响的基础上,应用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对城市学龄前儿童亲子关系纠缠问题进行个案工作介入,并进行理论总结与反思。论文一共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在分析研究依据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综述学界既有研究成果,界定论文核心概念,提出研究思路、方法和可能创新点。第二部分的内容是具体分析城市学龄前儿童亲子关系纠缠的表现、原因和影响。第三部分的内容是基于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选取个案通过六次个案工作介入的层层递进,分别解决了案例家庭学龄前儿童亲子关系纠缠与疏离的不同问题。第四部分的内容是总结城市学龄前儿童亲子关系纠缠问题的个案工作路径和策略,并结合个案介入过程,从学理层面对于学龄前儿童亲子纠缠与依恋,以及对源自西方社会的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在中国文化情境中的应用进行了反思。亲子关系纠缠表现为儿童对母亲或父亲的过度依恋关系,但是具体的社会工作介入不能局限于纠缠关系本身。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一个误区,那就是不能将治疗的着力点放在儿童身上。儿童对母亲或父亲的纠缠,只是表象,深层次的原因是不良的家庭结构及其背后不良的互动模式,充分关注亲子关系纠缠问题背后的亲子疏离、夫妻疏离和联合对抗问题。社会工作介入学龄前儿童亲子关系纠缠问题的根本任务,并不是治疗症状本身,而是改善整个不良家庭结构来缓解或解决亲子纠缠问题。家庭结构的改变是一个过程,需要家庭成员的参与和努力。在介入策略方面,社工应该着力为这种家庭结构的改变而创造条件和机会。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C9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旭;梅世霞;;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2 宗金莎;李雪平;;亲子关系对3-7岁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13年02期

3 张伶;;依恋理论对婴幼儿依恋关系建立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12期

4 殷瑜;赵凤霞;;城市儿童亲子关系改善的社会工作介入[J];经营管理者;2012年19期

5 罗军;;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述评[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孙红;;结构式家庭治疗技术用于儿童行为问题的辅导[J];中国全科医学;2010年19期

7 王玉萍;;西方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探索;2010年03期

8 李萍;;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李鑫;;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亲子关系中的运用[J];法制与社会;2009年26期

10 张晓;陈会昌;张桂芳;周博芳;吴巍;;亲子关系与问题行为的动态相互作用模型:对儿童早期的追踪研究[J];心理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芳;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理论技术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契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杨阳;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疏离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郭艳芳;不良亲子关系的个案研究与社会工作介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3 何元衡;结构式家庭治疗视角下的流动儿童亲子关系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4 高原;优势视角下单亲家庭亲子关系障碍的社会工作介入[D];河北大学;2014年

5 顾军;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关系问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谢月;社会工作介入新市民家庭亲子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7 刘靖;对隔代抚养家庭儿童亲子关系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刘雨露;良好亲子关系构建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9 柯露露;留守儿童家庭亲子关系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肖玉兰;“陪伴式”青少年家庭社会工作模式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59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659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1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