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群体对性少数群体道德判断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2 02:27
【摘要】:当你看到一对同性恋人或者一位男性穿着裙子走在路上时,你是怎样的感受?据统计,我国当前性少数群体大概有4000—5300万人,已经成为了不容忽视的群体。尽管当前社会公众对性少数群体的态度有所改善,但众多研究发现,人们对性少数群体存在歧视和偏见。性少数群体作为被边缘化和污名化的群体,一直处于不被社会所接受的状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就需要我们加强国民道德建设、提升人民幸福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提供有力的道德支撑。作为人民群众的组成部分,性少数群体的幸福感也需要有所提升。因此,性少数群体的相关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本研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入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不同群体对性少数群体道德判断存在差异的根源,并探讨道德情绪对性少数群体道德判断的影响,进而为减轻性少数群体的歧视与偏见提供建议。研究以性别、性取向、性别认知、受教育程度划分不同群体,以性别本质主义和性别刻板印象作为性别认知的支撑变量,将对性少数群体的道德判断分为情绪判断和是非判断,其中道德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同时,根据性少数群体的道德伦理困境,结合道德基础理论,本研究选取了忠诚/背叛、权威/颠覆、纯洁/堕落三种道德情境。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性别、性取向影响被试的性别认知。男性群体的性别认知刻板程度高于女性群体;异性恋群体的性别认知刻板程度高于性少数群体。2.在对性少数群体道德进行情绪判断时:性别、性取向、性别认知、受教育程度影响着对性少数群体的道德情绪判断。对于消极情绪,男性群体的情绪强度值高于女性群体,异性恋群体的情绪强度值高于性少数群体,性别认知刻板群体的情绪强度值高于性别认知宽容群体;对于积极情绪,性少数群体的情绪强度值高于异性恋群体。3.在对性少数群体道德进行是非判断时:性别、性取向、性别认知、受教育程度影响着对性少数群体的道德是非判断。男性群体对性少数群体的道德批判程度高于女性群体;异性恋群体对性少数群体的道德批判程度高于性少数群体;性别认知刻板群体对性少数群体的道德批判程度高于性别认知宽容群体;受教育程度高群体对性少数群体的道德批判程度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群体。4.道德情境影响对性少数群体的道德判断:对于消极情绪,纯洁/堕落情境中的情绪强度值最高,权威/颠覆情境中情绪强度值最低;对于积极情绪,在权威/颠覆情境中情绪强度值最高,在纯洁/堕落情境中的情绪强度值最低;对于道德是非判断,在纯洁/堕落情境中批判程度最高,权威/颠覆情境中道德批判程度最低。5.道德情绪影响对性少数群体的道德是非判断。被试在消极情绪上的强度值越高,对性少数群体的批判程度就越高。
【图文】:
图 3-1 研究模型二、 研究的变量设计在本研究中,变量有三个层次,,分别是不同群体、道德情境、道德判断。其中不同群体和道德情境为自变量。不同群体主要以性别、受教育程度、性取向、性别认知来划分,其中性别认知包括性别本质主义和性别刻板印象两个变量,性别刻板印象包含男性职业、男性人格特质、女性职业、女性人格特质四个维度;性取向分为异性恋群体和性少数群体。道德情境采用的是海特的
忠诚/背叛情境中性别认知各变量及维度出现比例(二)权威/颠覆情境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C913.14
本文编号:2659479
【图文】:
图 3-1 研究模型二、 研究的变量设计在本研究中,变量有三个层次,,分别是不同群体、道德情境、道德判断。其中不同群体和道德情境为自变量。不同群体主要以性别、受教育程度、性取向、性别认知来划分,其中性别认知包括性别本质主义和性别刻板印象两个变量,性别刻板印象包含男性职业、男性人格特质、女性职业、女性人格特质四个维度;性取向分为异性恋群体和性少数群体。道德情境采用的是海特的
忠诚/背叛情境中性别认知各变量及维度出现比例(二)权威/颠覆情境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C913.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郭晓飞;;说不出名字的歧视——论性倾向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03期
2 张彦彦;陈浩;;西方道德心理学研究新进展:道德判断的五基准理论[J];道德与文明;2009年06期
3 杜建政;夏冰丽;;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J];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06期
4 韩廉;解构性别本质主义:女性主义对先进性别文化的贡献[J];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05期
5 李静;性别角色获得的民族学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吴念阳,董剑桥;中学教师人生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的性别差异比较[J];心理科学;1998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斯凯;个体解释水平与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张倩;反性别刻板印象对性取向判断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3 胡传鹏;情绪与认知在不同道德领域道德判断中的作用[D];湖北大学;2012年
4 马溪;中国同性恋人群的伦理困境及其出路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5 吕少博;师范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及态度改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fE;青少年儿童性别刻板印象的结构及其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战欣;儿童性别刻板印象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判断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59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659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