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互文性视阈下网络舆情的形成与表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9 07:53
【摘要】:本文基于互文性理论的视角对开放式网络环境下网民的文本解读与生产行为进行考察,同时结合话语分析的视角对网民文本解读与生产行为背后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从而对网络舆情的形成与表达进行深入解读,并为网络舆情的治理提供启示。本文认为,在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中,网民并非是顺从的文本消费者,而是能动的解释者,他们往往结合文本之外的多重信息进行互文解读,进而对事件做出评价;在网络舆情的表达过程中,网民是积极的文本生产者,其在参与公共对话时以多种互文性手段对他人言论进行回应,从而推动舆情发展。研究还发现,由“技术赋权”带来的民主化、平权化趋势是影响网络舆情形成与表达的内在因素。在网民话语权与主体地位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网民以互文解读重构文本的情形不断发生,网民的自由言说推动了“体裁互文”的趋势,权力结构的分散又带来了文本分配方式的转变、重构了文本扩散的互文链,从而深刻影响着舆情的形成与表达。因此,对网络舆情的治理也要在把握这一特殊语境的前提下进行。应当注意到,文本是网络舆情形成与表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网民对公共事项的理解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形成,其针对事项的意见也经由文本的大量生产得以表露,因此“文本”应当作为网络舆情研究的一个切入点得到重视。目前,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成果已较为丰富,但基于互文性理论从文本解读与生产角度对网络舆情的形成与表达进行系统论述的研究较为少见。本文从这一理论视角出发对网络舆情现象进行解读,以期在当下舆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补益。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C912.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长超;;互文性理论的发展阶段、现状与问题分析[J];理论界;2015年11期

2 陈力丹;林羽丰;;再论舆论的三种存在形态[J];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11期

3 陈龙;;转帖、书写互动与社交媒体的“议事共同体”重构[J];国际新闻界;2015年10期

4 高生文;何伟;;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域思想流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年03期

5 刘绍静;;延异·撒播·踪迹——德里达的互文性理论与超文本的结构、意义[J];临沂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6 杨慧琼;;从个体记忆到集体记忆:论谣言研究之路径发展[J];国际新闻界;2014年11期

7 陈景元;刘银姣;;微博文本中“曼德拉逝世”相关话题的互文性解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8 龚小凡;;文本“编织”与网络链接——从罗兰·巴特互文性理论看网络超文本的特征[J];文艺争鸣;2013年05期

9 刘立刚;;试论网络新闻文本的互文性[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黄珊珊;武建国;;媒体话语中的重新语境化与改适转换——以“彭宇案”为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为学;论新闻传播学话语分析理论的建构[D];上海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漾波;网络舆情关联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2 张颖;网络新闻话语建构的互文性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邓军;热奈特互文性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86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686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e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