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摩登栏目”所涉妇女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5 14:42
【摘要】:“摩登”一词出现于19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其逐渐偏向于“时髦”的意思。就是当做“现代”讲,英文原字是Modern,法文作Moderne,拉丁文作Modernvs,“摩登”一字,按照美国华卜斯特国际新字典的诠释是,“包含现代的性质”,“是新式的;不是落伍的”也可以指具有现代性、新式的人物讲。本文是根据《摩登栏目》中的广大妇女提出的苦闷问题,来探讨中国妇女面对外来思想和传统文化思想时的内心挣扎。虽然在“摩登”产生之前,‘时髦”一词已经存在,而且“摩登”和“时髦”在词义上有很大的重叠,但“摩登”的优点也是显然易见的。“摩登”所指的不是一般的时髦、潮流,而是紧随着西方的潮流。“摩登”这个词传达了很强的外来意味,“摩登”的魅力在于它同时满足了“时髦男女”与西方、时代同步的想像和渴望,然而大多数人却不能理性的审视“摩登”的含义。《大公报》于1930年11月30日创办《摩登栏目》,每逢周日出版,1931年9月20日宣告停刊,在1931年9月27日《摩登栏暂行停刊启事》中明确指出,栏目正式停刊。《摩登栏目》兼具着解决婚姻、恋爱、家庭、求学、求职、法律问题、求医、购物以及回答其他社会服务的信息讯问,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以《摩登栏目》中广大妇女提出的苦闷问题作为研究材料,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对妇女提出苦恼问题进行总结,主要关于婚恋问题、求学问题、求职问题、财产的法律咨询问题,在当时的其他杂志期刊中,相同的苦恼问题比比皆是,具有普遍性。有此可见,妇女在时代的变迁、两种思想交替的影响下,思想意识的发生变化,闺阁之女倡导自身独立,与过往的清规戒律产生碰撞和摩擦。第二章,根据材料对妇女提出问题给出解决方案,不仅要依靠法律,争取权利,而且要同时提升自己的内在修为,不断的自修进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勇于争取自己权利,不做时代的牺牲者,要作时代的先觉者,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让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期许真正大放异彩,这样才是真正的“摩登妇女”。第三章,开放的社会风气和新城市的涌现为促使“摩登”文化现象的产生,从而为妇女思想解放提供了重要的客观条件,有志之士对女子冲出家门、走向社会、实现人格进行主张和倡导,这无疑给处在新旧交叉口的广大妇女一些指引,但是根据其他期刊资料的分析,大多数妇女认为“抹红唇”、“赤卷发”、“画眉毛”、“踏高履”“迷舞场”、“听歌剧”就是“摩登”。对待西方文化,还应秉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能一味的盲从追逐西方思潮,也不能刻板的沿袭古代的纲常伦理。要继续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采纳西方文化中的精华,才是新时代的“摩登妇女”。《摩登栏目》通过对读者们的回复,可见记者先生们有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并且带给广大青年正确的指引方向,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C913.68;K263
本文编号:2714564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C913.68;K2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江上幸子;;现代中国的“新妇女”话语与作为“摩登女郎”代言人的丁玲[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02期
2 郭瑞敏;浅析民国时期妇女职业不发达的原因[J];文史杂志;2002年04期
3 吴廷俊;;开报纸社会服务版先河的《大公报·摩登》周刊[J];新闻研究资料;1993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晶;大公报摩登副刊的社会服务探索[D];黑龙江大学;2014年
2 苏婷婷;民国时期女子独身现象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14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71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