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突出现象,引起了政府、学界和各方人士的关注。在以往的研究中,农民工被认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工流动到城市并未真正融入城市,存在着社会身份和实际利益的矛盾,农民工受歧视是因为其自身素质问题,归根结底是二元社会结构的制度问题,农民工权益缺失是当前农民工的主要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首先要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提高农民工政治地位,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城市化中找到一条农民工市民化的合理路径。论文试图从社会转型与现代化变迁的视角探寻农民工的出现对我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在农民工利益建构行动的逻辑中思考农民工的命运和我国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路径的合理模式。 本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导论是全文的一般性引介。包括论文选题缘由与意义,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论文主要核心概念的界定,总体理论框架的确立,研究方法说明等内容。 第二章分析我国农民工利益建构的社会转型背景。文章认为,从元政策的角度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改革开放政策事实上形成了对农民工产生的历史性安排,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实现现代化,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既存在着后发优势,又存在着一些突出的不利因素;社会转型复杂性要求必须理性选择社会转型的路向,我国选择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基于比较优势战略的渐进式发展、效率优先的发展策略;外资引入与产业转移、农村改革的成功、沿海地区城市对廉价劳动力需求、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管理政策的调整、经济结构偏差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民工潮的兴起。 第三章分析农民工个体利益行动。文章认为,个体建构是农民工从个体利益出发的一种行动,从农民到农民工的流动逻辑中反映了农民工个体利益建构的必然性。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可以用“乡—城”人口流动模式、“推—拉”理论、“理性人”理论进行解释;农民工主要流向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流向服务性行业,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开放城市;农民工流动的常态化、自发性,农民工流动的规模性、农民工的回流本质上都是农民工的生存策略。 第四章分析农民工群体利益的建构。文章认为,农民工的阶层化是由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体现出来,在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建构中,形成了反映农民工利益的社会交往与社会支持;农民工阶层存在着内部分化,表明农民工既是一个利益同质性很强的群体,又是一个内部利益差异性较大的群体;随着经济收入差异的增加,农民工阶层分化呈现加剧态势;农民工的代际分化和断裂对农民工阶层利益构建产生深刻影响;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广泛受损,使得农民工的维权抗争从经济维权到政治抗争,经历了一个明显的个体维权到集体维权、从非制度化到制度化的复杂过程。 第五章分析农民工利益行动的社会空间。文章认为,城市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造成进城农民工边缘化的趋势,形成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弱势地位:农民工与市民的关系错综复杂,市民对农民工既认同又排斥;强资本弱劳力下的劳资关系需要协调;农民工存在市民化的困境。农民工对乡村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消极影响;农民工与土地的矛盾关系,形成了农民工与乡土社会经济生活不同的景象。主流传媒对农民工形象的文化建构经历了从缺失到凸显的过程,正在扭转社会对农民工的刻板印象。 第六章分析农民工政策的演进逻辑。文章认为,中央农民工政策话语权威性建构了农民工利益,中央农民工政策总体思路是有益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也有利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但在具体某些阶段,也有一定的忽视农民工正当利益诉求的教训。城市政府对于农民工流入的心情是复杂的,流出地政府大都肯定农民工外出的意义,从各个方面支持和帮助农民工。中央新政策更趋向于理性,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农民工问题上的政策博弈将有加剧的趋势,由于地方政府拥有信息优势,在与中央政府之间的不合作博弈关系中占据优势。地方政府在实际执行中央政策中存在着地方性表达的利益需要,实现了对政策利益的操纵化。 第七章是结论与思考。文章认为,农民工现象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关键在于需要正确把握农民工问题的本质;农民工是一种社会转型的可能性因素,在社会转型没有完成之前,农民工的利益行动不断改变着社会转型的既有形态,农民工的利益诉求及其行动路向包含着丰富的社会转型的信息。解决农民工问题需要各利益主体参与协调,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和利益激励机制,从而顺利实现我国社会现代化转型。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2.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春泽;;社会分层逻辑下的农民工利益认同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7年02期
2 李尚旗;;农民工利益表达的政府治理探析[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3 梁懿;;农民工利益诉求保障机制的构建[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李尚旗;;我国农民工利益问题研究综述[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李尚旗;;农民工利益表达研究的体系构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赵晓昕;;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构建分析[J];企业导报;2010年01期
7 李尚旗;;工会:农民工利益表达的组织选择[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王金红;黄振辉;;制度供给与行为选择的背离——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利益表达行为的实证分析[J];开放时代;2008年03期
9 丁滨;张术环;;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农民工利益问题[J];前沿;2007年08期
10 黄景灏;张绍江;;保护农民工利益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师;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金涛;吴新慧;;农民工利益诉求与利益表达——基于浙江的调查[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晓午;用制度的力量保护农民工利益[N];中国经营报;2005年
2 记者 王孝信;排查治理根治欠薪保障农民工利益[N];长白山日报;2019年
3 王忠先 裴虹荐;我市多举措保障农民工利益[N];通化日报;2015年
4 钟德友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解决农民工利益诉求[N];重庆日报;2013年
5 张红艳;清理拖欠工程款维护农民工利益[N];菏泽日报;2005年
6 张洪伟 宁方超;国土建设局多措并举维护农民工利益[N];泰安日报;2011年
7 孙可为;市建设工会切实维护农民工利益[N];辽源日报;2008年
8 吴杨;维护农民工利益需要“小题大做”[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1年
9 记者 张富英;追缴拖欠工资维护农民工利益[N];柴达木报;2010年
10 王国锋 尚晓伟 魏芳;宁县采取措施保障农民工利益[N];陇东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汪远忠;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利益建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尧仲;农民工利益维护的政治视角分析[D];华侨大学;2011年
2 申艳平;当代中国农民工利益表达路径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3 韩欢欢;我国农民工利益表达问题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
4 戴友维;城市融入进程中农民工利益表达与机制创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5 马依热·努尔麦麦提;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女农民工利益表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婵;农民工利益表达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7 张琳;我国农民工利益诉求及实现途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8 冯爱霞;农民工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责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超锋;农民工利益表达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唐星晨;农民工利益诉求与表达的性别差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
2795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795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