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橡胶为媒—西双版纳勐满农场社会融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0 14:46
【摘要】:国有农场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为完成特殊任务而建立的,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单位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支援国家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界关于农场的研究有很多,大多集中在农场的改革和管理体制创新方面,很少有关于农场社会融合的研究。本文从社会融合视角出发,以勐满农场五分场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制度层面、经济层面和社会关系网络层面三个维度来分析以汉族为主体的农场融合到当地少数民族社会的过程,以及在长期的互动过程中,彼此关系的调适和变迁。勐满农场建立的目的是种植橡胶,同时建设和发展边疆。在农场建立的过程中,大量的橡胶移民进入当地社会,打破了当地的传统格局,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变化。橡胶将农场与地方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农场与地方融合的过程中充当媒介,促进了农场与地方社会的融合。以汉族移民为主体的农场与地方社会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制度层面的融合主要是围绕着农场的领导管理体制的变化而实现的。农场的领导体制变化表现为:由中央主管农垦的部门领导——国家农垦总局和省双重领导(以省为主)——由地方人民政府领导,这直观的呈现了农场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反映了农场与地方的融合。在经济层面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一、农场通过在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帮助当地社会发展民营橡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二、农场职工与当地村民通过买卖橡胶,彼此建立经济联系,形成紧密的经济利益体,在经济层面上实现了融合。社会网络层面主要体现在农场职工与当地村民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即从封闭的社会网络到以“认老庚”的方式拓展社会网络再到通婚。不过,农场在融合到当地社会的过程中,因为橡胶种植引发的一系列纠纷,造成了融合困境。自农场成立至今已有六十年的历史,这半个多世纪以来,农场和地方的关系也在不断的变迁和调整中。两者之间原本泾渭分明的界限变得模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格局,共同组建当地和谐社会,实现和谐共生。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C912.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程;;西方移民融合理论的发展轨迹与新动态[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2 黎相宜;;制度型族群聚集与多向分层融入——基于广州南涌华侨农场两个归难侨群体的比较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3 李路路;;“单位制”的变迁与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1期

4 刘天宝;柴彦威;;中国城市单位制形成的影响因素[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7期

5 周皓;;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测量及理论思考[J];人口研究;2012年03期

6 吴振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西双版纳橡胶经济[J];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01期

7 文婷;;1952年《中苏橡胶协定》与20世纪50年代的云南农垦[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02期

8 黄匡时;;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数:欧盟实践和中国建构[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黄匡时;嘎日达;;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J];新视野;2010年06期

10 梁波;王海英;;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炳程;新中国以来农垦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董向芸;结构功能主义与内卷化理论视阈下云南农垦组织改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3 邓娟;再造农民:国家、社会与农民互动的社会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刘有安;20世纪迁入宁夏的汉族移民社会文化适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顾光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转型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邓永珍;天马华侨农场与周边地区社会关系研究[D];华侨大学;2017年

2 周思伽;迁移融合,还是本土融合[D];上海大学;2013年

3 陈薇;国有小农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4 乔凯;从“单位化农场”到“农场新社区”[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98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798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5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