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绿色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亲环境行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2 08:05
   十八大以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呼唤一个由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个人多方治理的生态环保大格局。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绿色社会工作在环保事业中逐渐开始发挥应有的力量。2018年世界社工日的主题为“促进社区和环境可持续”。作为促进社会、人权和环境权利的社会正义和转型的倡导者,绿色社会工作者活跃在许多环保实务领域,例如:对社区环境进行重建和改造、在基层进行环保宣教,倡导环境保护等。不断扩大的绿色社会工作实务需要更多理论上的支持。“人在环境中”是社会工作最具公理性的概念,绿色社会工作关注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群体互动,影响环保行为的群体间互动因素由此进入了学者们研究的视野。亲环境行为是个人或群体自发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行为,作为“人与环境不断互动”的行为方式,“自发”的产生需要哪些心理动机值得进一步探讨。怀旧情感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群体互动中的情感,已经被证明能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生命意义感、绿色消费行为等。它是否能够通过人际互动引发更多的亲环境行为勾起了笔者的兴趣。因此,本研究将视角放在影响环保行为的心理机制上,研究群体为大学生,运用问卷法、实验法探究发生于当代人生活中的怀旧情感是否会对人们做出环保行为有促进作用。使用怀旧量表、社会距离量表和亲环境行为量表作为测量工具,运用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前后测设计实验,尝试证明怀旧情感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距离感知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怀旧情感能够正向预测亲环境行为,由怀旧触发带来的社会距离感越近,人们的亲环境行为意向就越高。亲环境行为的实验研究为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实证依据,结合数据分析以及与服务对象的接触了解,本研究进行了为期四天的环保能力提升小组工作,邀请六名大学生组建“I can环保能力提升小组”,通过看视频、趣味剪纸等小组活动方式,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环保水平。证实前述研究结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可适用性,为环保事业的推进贡献社工力量。
【学位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X24;C916
【部分图文】:

图片,效果分析


.5.2实验法逡逑为了保证数据的科学性,笔者通过实验法对怀旧、社会距离、亲环境行为这三个况进行调查,我将怀旧状态分为两组:怀旧组和控制组,怀旧组向被试呈现怀旧制组向被试呈现中性图片,所有的怀旧图片和中性图片都经过严密的挑选,为检测图片与中性图片是否存在差异,我向两组被试展示了两组不同风格的图片,看完图片让被试填写怀旧状态量表,怀旧量表的数据结果显示:怀旧图片和中性图片有显著因此我应用两组图片作为干预材料具有科学性(干预材料的效果见表1、2)。逡逑怀旧图片与中性图片呈现如下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泽泉;邹大宽;;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社会距离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社会距离效应的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7年05期

2 莫莉;;台湾大学生对大陆的社会接触及社会距离感知研究[J];青年研究;2016年04期

3 邢朝国;陆亮;;交往的力量——北京市民与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社会距离[J];人口与经济;2015年04期

4 史楠;丁一;王刊良;;云存储背景下影响在线好友邀请项目成功的因素研究[J];信息系统学报;2016年02期

5 刘满芝;徐悦;陈梦;杨全益;周海媚;;信息双面性对节能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基于心理抗拒的中介作用和社会距离的调节效应[J];营销科学学报;2017年01期

6 刘庆;冯兰;;童心的距离:流动儿童与本地学生社会距离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学;2014年Z2期

7 姚雪乔;;港籍学生与内地学生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J];青年记者;2013年05期

8 姜燕;韩国人的社会距离[J];社会;1996年12期

9 郭帅;银成钺;苏晶蕾;;不同社会距离顾客对服务接触失败下补救措施的反应与偏好研究[J];管理评论;2017年12期

10 袁培燕;宋明阳;;移动机会网络中一种轻量级的分布式社会距离路由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庆洲;刘永芳;张换人;陆静怡;;增加社会距离促进风险中立[A];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2 黄群英;赵玉芳;;想象接触降低群际威胁感——宽容、感知社会距离、感知冲突的中介作用[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张丹妮;郝佳嘉;;自我损耗和社会距离对男女性亲社会决策的影响[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4 许鹏;卢家楣;;社会距离对不同正直感水平大学生道德判断影响的实证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5 王一秀;虞兮;韦义平;曾兰婷;刘永华;韩英;叶恩成;;社会价值取向、社会距离与商品解释水平对网购决策的影响[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6 王沛;;中国人的社会认知的理论构建和初步证据:来自自我认知和名利博弈的证据[A];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C];2015年

7 张玉凤;周昊天;栾墨;李虹;;社会距离对生命救援决策的影响[A];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C];2015年

8 张红川;陈子旋;孙铃;;权力感对合作行为的影响:社会距离的中介作用[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9 张锋;蒋赛;;心理距离与对反馈性评价信息的建构水平无关[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刘永芳;;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研究的某些新进展[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郑小碧;从社会距离视角看共享经济驱动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2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郝亚明 编译;美国社会距离的变迁特点与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王宁;酒桌文化与社会距离[N];南方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程墨 实习生 张丹;学余“打工”:缩短课堂到社会距离[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27项指标细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距离[N];韶关日报;2014年

6 史芳;“一丁点儿的骄傲”[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7 靳琰 曹进;礼貌原则和跨文化交际[N];光明日报;2004年

8 雷良玉(作者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解读和谐社会[N];衡阳日报;2005年

9 郑传贵;构建身份同一的新市民制度[N];农民日报;2004年

10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课题组 执笔人 任映红;城郊结合部社区和谐的制约因素与对策[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蔡少莲;中美拒绝策略对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郝连才;社会互动营销对银行客户关系价值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史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4 叶楠;调节聚焦与心理距离对新能源汽车采用的交互影响:信息框架的视角[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5 袁博;社会博弈中合作与冲突结果评价的认知神经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6 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认同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7 孙庆洲;社会距离对概率估计偏差的影响:情绪占优抑或认知占优?[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8 王晓彤;影响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的社会变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董占奎;工作搜寻行为影响因素实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玉琴;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社会距离影响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2 邓惠雯;绿色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亲环境行为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3 赵蕾;重庆市重点初中师生社会距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4 郑雅梅;社会距离、社会压力、社会身份影响下的资源共享行为—来自单车共享的自然田野实验证据[D];浙江财经大学;2019年

5 黄东梅;善恶、社会距离与公平偏好[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6 赵雪;自我构念类型、社会距离对自我惩罚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7 侯琳平;社会距离对风险决策的影响机制探究[D];暨南大学;2018年

8 虞兮;社会价值取向与社会距离对网购决策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

9 汤寅;影响初中生师生社会距离的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钟卫;区域一体化中的社会距离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17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817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0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