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北京市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统计分析

发布时间:2020-09-15 18:01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始终存在,这是由国家和各个地区的经济政策导致的必然结果,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区域经济的不平衡问题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影响和阻碍经济快速增长的绊脚石,也间接影响到了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近年来,北京市区域经济的不平衡问题也受到了诸多学者的关注,从地区生产总量及人均角度来看,北京市各区县之间均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市城区与远郊区县之间,这种经济差距更加明显。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方面对空间统计学理论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深入的研究了空间自相关的定义,并对Moran’s I指数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尝试设计特定的空间权重矩阵,利用R语言的灵活性编写相应程序来分析北京市区域经济问题,以便得到更真实的结果。另一方面,本文以北京市各区县地区生产总值为指标,对北京市区域经济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从横向和纵向分析了北京市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然后从全局和局部空间两个角度对北京市各区县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行了空间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北京市区域经济发展在全局空间上存在较弱的正自相关性,并且逐渐向负的空间自相关转变,北京市在局部空间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尤其是东城区和西城区,表现为高值-高值的空间集聚,通州、延庆县和密云县表现为低值-低值的空间集聚,其他区县空间分布特征不明显。这表明北京市区域经济存在较弱的空间集聚,各区县之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中心高周边低的分布状况。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和建议,希望能对北京市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学位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F124;C82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玉鸣,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2 李刚;潘浩敏;贾威;;金融危机传染路径的空间统计分析[J];统计研究;2009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蒋海英;GIS支持下的四川省区域经济空间集聚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2 高园园;基于空间计量分析的安徽省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19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819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f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