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裂与纠葛:离异家庭子女的关系自我及其与家庭互动的叙事探究
发布时间:2020-12-15 11:10
在国内离婚率逐年递增的背景下,离异家庭子女问题成为日益被关注的社会议题。“高考离婚潮”等现象显示,许多遭遇离异危机的父母开始越来越多的思考,为了子女着想,他们是否该等到孩子成年再离婚。本文即希望从父母不同离异时机选取的角度,透过子女主体性感知的视角,来理解成年与早年遭遇父母离异的子女,其所受心理影响和其对于亲子关系的主观感知各自呈现出怎样的形态以及差异。本文的研究采取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叙事导向探究模型,透过对19位成年早期离异家庭子女受访者(包括11位早年离异家庭子女与8位成年离异家庭子女)的叙事访谈,采用类别-内容分析、叙事主题分析,以及生命故事撰写等多种叙事探究策略,分别对早年与成年两类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自我与家庭互动形态的差异进行了质性编码分析与叙事性诠释。其中,对两类子女心理自我的探索聚焦于关系自我的感知差异,两类子女家庭互动形态的探索分别聚焦于早年离异家庭子女与不在位父母关系,和成年离异家庭子女对父母离异的介入形态。研究者希望藉此归纳出不同离异家庭子女离异叙事的多元形态与典型特征。研究发现包括:1.两类子女在原生家庭、亲密关系与日常人际互动中的关系自我感知呈现出了相似的类别形...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6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源起:父母离异时机的选择与离异家庭子女的困境
1. 高校心理咨询场域中的离异家庭个案——基于个人专业实践经历的反思
2. 离婚率递增背景下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污名——“我的家庭有些特殊”
3. 子女眼中的父母离异时机——“他们早就该离了”
4. 离异的价值判断与社会观念流变——从”为了孩子再忍忍“到"为了孩子越早离”
二.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 个体离异叙事的两个层面:心理自我与家庭互动
2. 心理自我与家庭互动的探索视角选取
3. 研究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 离异与离异家庭子女的相关研究
1. 社会学视野下的家庭、婚姻与离异
2. 离异家庭对子女的影响聚焦
3. 父母离异对不同年龄段子女影响的差异研究
二. 离异叙事中心理自我与家庭互动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综述
1. 心理自我中的关系自我
2. 家庭互动中的亲子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叙事探究的方法论与研究过程
一. 方法论选择:叙事探究视角下子女对父母离异事件感知的建构
1. 另一种思考视角:社会建构论与叙事心理学的颠覆
2. 宏观与微观视角下的离异家庭子女叙事探索
二. 叙事取向的研究设计
三. 研究参与者与研究工具
1. 研究参与者
2. 研究工具
四. 访谈过程与资料分析
1. 访谈过程
2. 资料分析
五. 研究信效度检验
六. 研究伦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自我探索:早年和成年离异家庭子女的关系自我叙事及差异
一. 类别-内容分析——三种场域中离异家庭子女的关系自我特征
1. 原生家庭中的关系自我类别
2. 亲密关系中的关系自我类别
3. 在日常人际互动中的关系自我类别
二. 叙事主题分析——关系自我三个主题中典型类别的现象学探索
1. 家庭责任的阶段性体验——离异家庭子女在原生家庭中的关系自我
2. 对男性消极感知的差异——离异家庭子女在亲密关系中的关系自我
3. 完美主义的自我要求——离异家庭子女在日常人际互动中的关系自我
三. 结果与讨论:原生家庭中的关系自我对其他场域关系自我的移情性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离异家庭子女互动探索:早年离异家庭子女与不在位父母关系形态叙事
一. 关系形态的类别-内容分析
二. 四类形态典型生命故事的叙说与情境分析
1. 疏离型——燕子(011)的生命故事
2. 矛盾型——拉娃(005)的生命故事
3. 亲近型——小鱼(007)的生命故事
4. 疑惑型——晚秋(004)的生命故事
三. 结果与讨论:典型生命故事背后的四类关系形态差异及影响因素
1. 四类关系形态间的联结与差异
2. 与过往研究文献的对话
3. 替代性父母对于子女与不在位父母关系的影响
4. 在位父母的态度对于子女与不在位父母关系的影响
5. 与不在位父母关系形态背后的早年离异家庭子女关系自我和生活世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离异家庭子女家庭互动探索:成年离异家庭子女对父母离异的介入形态叙事
一. 介入形态的类别-内容分析
二. 三类形态典型生命故事的叙说与情境分析
1. 积极劝离型——小美(006)的生命故事
2. 消极介入Ⅰ型(无介入意愿)——露露(014)的生命故事
3. 消极介入Ⅱ型(无法介入)——小双(003)的生命故事
三. 结果与讨论:典型生命故事背后的三类介入形态差异及影响因素
1. 三类介入形态间的相似与差异
2. 家庭三角关系与子女介入动机
3. 子女对父母婚姻介入形态的流变
4. 与过往研究文献的对话
5. 对父母离异介入形态背后的成年离异家庭子女关系自我与生活世界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一. 研究结论
1. 早年与成年离异家庭子女关系自我的叙事差异
2. 早年离异家庭子女与不在位父母关系形态及影响因素
3. 成年离异家庭子女对父母离异的介入形态及建构过程
4. 子女原生家庭中的关系自我与家庭互动形态间关系
二. 讨论
1. 父母离异时机与子女福祉:回到最初的问题
2.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成长:从叙事探究到叙事治疗
3. “身体—话语—权力”视域下离异家庭子女的污名建构与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重自我建构的神经基础[J]. 郑莹灿,陈红,胡媛艳,胡小勇,周一舟. 心理科学. 2017(06)
[2]萨提亚团体辅导对离异家庭大学生自尊及心理弹性的影响[J]. 余亭蓉,唐立.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11)
[3]亲子关系研究的热点领域构成及主题分布[J]. 郭文斌.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4]身体、话语和权力:“农民工”群体的污名化建构过程分析[J]. 文军,田珺. 学术界. 2017(09)
[5]专业认同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一个多重中介模型[J]. 李翊君,孟龙龙,王曼茹,冯喜珍.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09)
[6]青年研究的叙事转向[J]. 林楠,吴佩婷. 当代青年研究. 2017(04)
[7]社会自我主义:中国式亲密关系——中国北方农村的代际亲密关系与下行式家庭主义[J]. 阎云翔,杨雯琦. 探索与争鸣. 2017(07)
[8]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间代际关系的类型[J]. 黄庆波,杜鹏,陈功. 人口学刊. 2017(04)
[9]国内自我期望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 孟龙龙,冯喜珍,王曼茹. 皖西学院学报. 2017(03)
[10]心理咨询中的依恋关系研究综述[J]. 徐梦飞,侯志瑾,李栩,王丹妮,钱捷.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2)
博士论文
[1]叙事治疗在儿童情绪障碍中的应用研究[D]. 赵兆.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2]当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演变的观念基础[D]. 朱丽娟.吉林大学 2011
[3]亲子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D]. 李燕.苏州大学 2005
[4]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与理论研究[D]. 杨莉萍.南京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箱庭疗法提升农村离异家庭儿童核心自我评价的效果研究[D]. 陈婕.闽南师范大学 2017
[2]单亲家庭小学生隔代教养问题研究[D]. 崔楠.渤海大学 2017
[3]父母离婚后孩子成长心路历程的叙事分析[D]. 郭畅.沈阳师范大学 2017
[4]离异单亲家庭子女成长困境的个案研究[D]. 周冬卉.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5]家庭教养方式与小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相关研究[D]. 任越.天津师范大学 2016
[6]单亲家庭大学生自我分化发展的探索性研究[D]. 戴彦清.北京理工大学 2015
[7]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意义建构的关系[D]. 魏冬颖.河北师范大学 2015
[8]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家庭现代性危机研究[D]. 陈永侠.广西师范学院 2014
[9]单亲家庭子女社会支持研究[D]. 唐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4
[10]单亲家庭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研究[D]. 游观宇.湖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18169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6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源起:父母离异时机的选择与离异家庭子女的困境
1. 高校心理咨询场域中的离异家庭个案——基于个人专业实践经历的反思
2. 离婚率递增背景下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污名——“我的家庭有些特殊”
3. 子女眼中的父母离异时机——“他们早就该离了”
4. 离异的价值判断与社会观念流变——从”为了孩子再忍忍“到"为了孩子越早离”
二.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 个体离异叙事的两个层面:心理自我与家庭互动
2. 心理自我与家庭互动的探索视角选取
3. 研究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 离异与离异家庭子女的相关研究
1. 社会学视野下的家庭、婚姻与离异
2. 离异家庭对子女的影响聚焦
3. 父母离异对不同年龄段子女影响的差异研究
二. 离异叙事中心理自我与家庭互动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综述
1. 心理自我中的关系自我
2. 家庭互动中的亲子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叙事探究的方法论与研究过程
一. 方法论选择:叙事探究视角下子女对父母离异事件感知的建构
1. 另一种思考视角:社会建构论与叙事心理学的颠覆
2. 宏观与微观视角下的离异家庭子女叙事探索
二. 叙事取向的研究设计
三. 研究参与者与研究工具
1. 研究参与者
2. 研究工具
四. 访谈过程与资料分析
1. 访谈过程
2. 资料分析
五. 研究信效度检验
六. 研究伦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自我探索:早年和成年离异家庭子女的关系自我叙事及差异
一. 类别-内容分析——三种场域中离异家庭子女的关系自我特征
1. 原生家庭中的关系自我类别
2. 亲密关系中的关系自我类别
3. 在日常人际互动中的关系自我类别
二. 叙事主题分析——关系自我三个主题中典型类别的现象学探索
1. 家庭责任的阶段性体验——离异家庭子女在原生家庭中的关系自我
2. 对男性消极感知的差异——离异家庭子女在亲密关系中的关系自我
3. 完美主义的自我要求——离异家庭子女在日常人际互动中的关系自我
三. 结果与讨论:原生家庭中的关系自我对其他场域关系自我的移情性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离异家庭子女互动探索:早年离异家庭子女与不在位父母关系形态叙事
一. 关系形态的类别-内容分析
二. 四类形态典型生命故事的叙说与情境分析
1. 疏离型——燕子(011)的生命故事
2. 矛盾型——拉娃(005)的生命故事
3. 亲近型——小鱼(007)的生命故事
4. 疑惑型——晚秋(004)的生命故事
三. 结果与讨论:典型生命故事背后的四类关系形态差异及影响因素
1. 四类关系形态间的联结与差异
2. 与过往研究文献的对话
3. 替代性父母对于子女与不在位父母关系的影响
4. 在位父母的态度对于子女与不在位父母关系的影响
5. 与不在位父母关系形态背后的早年离异家庭子女关系自我和生活世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离异家庭子女家庭互动探索:成年离异家庭子女对父母离异的介入形态叙事
一. 介入形态的类别-内容分析
二. 三类形态典型生命故事的叙说与情境分析
1. 积极劝离型——小美(006)的生命故事
2. 消极介入Ⅰ型(无介入意愿)——露露(014)的生命故事
3. 消极介入Ⅱ型(无法介入)——小双(003)的生命故事
三. 结果与讨论:典型生命故事背后的三类介入形态差异及影响因素
1. 三类介入形态间的相似与差异
2. 家庭三角关系与子女介入动机
3. 子女对父母婚姻介入形态的流变
4. 与过往研究文献的对话
5. 对父母离异介入形态背后的成年离异家庭子女关系自我与生活世界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一. 研究结论
1. 早年与成年离异家庭子女关系自我的叙事差异
2. 早年离异家庭子女与不在位父母关系形态及影响因素
3. 成年离异家庭子女对父母离异的介入形态及建构过程
4. 子女原生家庭中的关系自我与家庭互动形态间关系
二. 讨论
1. 父母离异时机与子女福祉:回到最初的问题
2.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成长:从叙事探究到叙事治疗
3. “身体—话语—权力”视域下离异家庭子女的污名建构与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重自我建构的神经基础[J]. 郑莹灿,陈红,胡媛艳,胡小勇,周一舟. 心理科学. 2017(06)
[2]萨提亚团体辅导对离异家庭大学生自尊及心理弹性的影响[J]. 余亭蓉,唐立.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11)
[3]亲子关系研究的热点领域构成及主题分布[J]. 郭文斌.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4]身体、话语和权力:“农民工”群体的污名化建构过程分析[J]. 文军,田珺. 学术界. 2017(09)
[5]专业认同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一个多重中介模型[J]. 李翊君,孟龙龙,王曼茹,冯喜珍.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09)
[6]青年研究的叙事转向[J]. 林楠,吴佩婷. 当代青年研究. 2017(04)
[7]社会自我主义:中国式亲密关系——中国北方农村的代际亲密关系与下行式家庭主义[J]. 阎云翔,杨雯琦. 探索与争鸣. 2017(07)
[8]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间代际关系的类型[J]. 黄庆波,杜鹏,陈功. 人口学刊. 2017(04)
[9]国内自我期望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 孟龙龙,冯喜珍,王曼茹. 皖西学院学报. 2017(03)
[10]心理咨询中的依恋关系研究综述[J]. 徐梦飞,侯志瑾,李栩,王丹妮,钱捷.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2)
博士论文
[1]叙事治疗在儿童情绪障碍中的应用研究[D]. 赵兆.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2]当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演变的观念基础[D]. 朱丽娟.吉林大学 2011
[3]亲子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D]. 李燕.苏州大学 2005
[4]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与理论研究[D]. 杨莉萍.南京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箱庭疗法提升农村离异家庭儿童核心自我评价的效果研究[D]. 陈婕.闽南师范大学 2017
[2]单亲家庭小学生隔代教养问题研究[D]. 崔楠.渤海大学 2017
[3]父母离婚后孩子成长心路历程的叙事分析[D]. 郭畅.沈阳师范大学 2017
[4]离异单亲家庭子女成长困境的个案研究[D]. 周冬卉.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5]家庭教养方式与小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相关研究[D]. 任越.天津师范大学 2016
[6]单亲家庭大学生自我分化发展的探索性研究[D]. 戴彦清.北京理工大学 2015
[7]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意义建构的关系[D]. 魏冬颖.河北师范大学 2015
[8]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家庭现代性危机研究[D]. 陈永侠.广西师范学院 2014
[9]单亲家庭子女社会支持研究[D]. 唐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4
[10]单亲家庭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研究[D]. 游观宇.湖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18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918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