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的三次“科学化”浪潮:从实证研究、社会技术到循证实践
发布时间:2021-01-05 12:00
成熟的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研究与实践方面,均成为各门社会科学争相效仿的范式。社会科学的"科学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实现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化";形成社会技术,实现应用研究领域的"科学化";推进循证实践,实现实践领域的"科学化"。以循证心理治疗、循证教育学为例,社会科学的第三次"科学化"浪潮当前尚处于萌芽状态,社会科学实践领域如何实现"科学化"还需明确具体思路与方法。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 2012年08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各门学科的“科学化”之路
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杨文登叶浩生:社会科学的三次“科学化”浪潮:从实证研究、社会技术到循证实践图2参与临床决策的因素(二)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确立证据分级标准,开展循证实践循证医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往“经验医学”的实践方式。它试图摆脱个体经验的偏见,使治疗实践完全基于严格的科学证据的基础之上,在医学范围内,初步实现了研究与实践的统一。医学实践要讲证据、要以科学研究证据来指导。但在日常治疗实践中,各种研究证据往往龙蛇混杂,有时甚至相互矛盾,哪些内容才可称之为证据?同时,针对同一病症的证据很多,哪些证据才是最佳证据?如何检索与寻找最佳证据?循证医学通用的实施步骤是什么?如何保证没有经过循证医学专门训练的人,也可以进行循证治疗?对于这些问题,传统医学并没有做出很好的回答。循证医学尽管也没有完美地解决这些问题,但它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途径。因此,循证医学的最大贡献并非是提出了遵循最佳证据的原则,而是提出了一种确保人们遵循最佳证据的方法。这一方法就是将所有的研究证据进行分级,把当前所能得到的级别最高的证据当作治疗的最佳证据。一般说,随机对照实验研究、系统综述获得的研究证据级别最高;准实验研究、相关研究、病例研究得来的结论级别次之;教科书建议、个人经验、专家意见等级别最低。在治疗疾病时,应优先根据高质量的研究证据进行治疗,只有在高级别证据不存在的前提下,才允许使用低级别证据所提供的方法进行治疗。这样,循证医学顺利地完成了两次转换:将“最佳实践”转换为遵循“最佳证据”,再将“最佳证据”转换为“级别最高的证据”。也就是说,循证医学通过遵循当前最高级别的证据,来确保自己的治疗实践是最佳的。循证医学在找到这一理论后,最为难得的是,它开始了真正的
估,总结经验,指导以后的医疗实践。四、社会科学的第三次“科学化”浪潮:以循证心理治疗与循证教育学为例循证医学出现后,“基于证据进行实践”的理念迅速成为一股思潮,在各门学科的实践领域催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循证实践运动。它像是在平静水面上投下的巨石,首先在中心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了整个医学领域,形成了循证心血管病学、循证护理学等学科;然后迅速向周边扩散,形成了循证心理治疗、循证社会服务等学科;最后向整个社会科学的实践领域推进,形成了循证教育学、循证管理学、循证图书馆学等多门新兴学科(见图3)。下面,本文以循证心理治疗与循证教育学为例,来谈谈社会科学是如何进行循证实践、如何“科学化”的。图3循证实践运动的发展(一)循证心理治疗“循证心理治疗”(evidence-basedpsychotherapy)是循证医学向邻近学科渗透时,最先形成的领域。它是指治疗者在意识到病人的特征、文化与偏好的情况下,将最好的、可供使用的研究证据与治疗者的专业技能整合起来,以指导心理学的具体实践①。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②(见图4):第一,研究者提供最佳证据。循证心理治疗的证据既可以是基础研究者在实验室情境中获得的研究结论,也可以是应用研究者在真实情境中得出的“临床发现”。它的来源有多种,临床观察、质化研究、系统的案例研究、单一个案实验、人种学研究、自然情境中的生态研究、随机对照实验以及元分析等得来的结论均可作为临床证据进行使用。但是,这些证据不尽相同,有些结论甚至相互对立。一般认为,只有能对下面问题进行正性回答的证据才是“最佳证据”:(1)研究方法是否“科学”;(2)研究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3)研究是否可以作为指南、原则来指导实践;(4)研究是否可以向临床实践情境推广或迁移;(5)是否在足够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J]. 叶浩生. 心理学报. 2011(05)
[2]社会技术对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影响分析[J]. 胡志丹,王奎武,柏鑫,谭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08)
[3]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体制分析视角[J]. 王有升.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0(03)
[4]循证实践:一种新的实践形态?[J]. 杨文登.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04)
[5]循证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发展的新方向[J]. 杨文登,叶浩生. 心理科学. 2010(02)
[6]论环境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的作用机理[J]. 邹成效,张黎夫. 社会科学战线. 2009(11)
[7]美国的管理式医疗及思考[J]. 方刚,杨波. 中国医院. 2005(12)
[8]论社会技术[J]. 田鹏颖,赵晖.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02)
本文编号:2958624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 2012年08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各门学科的“科学化”之路
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杨文登叶浩生:社会科学的三次“科学化”浪潮:从实证研究、社会技术到循证实践图2参与临床决策的因素(二)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确立证据分级标准,开展循证实践循证医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往“经验医学”的实践方式。它试图摆脱个体经验的偏见,使治疗实践完全基于严格的科学证据的基础之上,在医学范围内,初步实现了研究与实践的统一。医学实践要讲证据、要以科学研究证据来指导。但在日常治疗实践中,各种研究证据往往龙蛇混杂,有时甚至相互矛盾,哪些内容才可称之为证据?同时,针对同一病症的证据很多,哪些证据才是最佳证据?如何检索与寻找最佳证据?循证医学通用的实施步骤是什么?如何保证没有经过循证医学专门训练的人,也可以进行循证治疗?对于这些问题,传统医学并没有做出很好的回答。循证医学尽管也没有完美地解决这些问题,但它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途径。因此,循证医学的最大贡献并非是提出了遵循最佳证据的原则,而是提出了一种确保人们遵循最佳证据的方法。这一方法就是将所有的研究证据进行分级,把当前所能得到的级别最高的证据当作治疗的最佳证据。一般说,随机对照实验研究、系统综述获得的研究证据级别最高;准实验研究、相关研究、病例研究得来的结论级别次之;教科书建议、个人经验、专家意见等级别最低。在治疗疾病时,应优先根据高质量的研究证据进行治疗,只有在高级别证据不存在的前提下,才允许使用低级别证据所提供的方法进行治疗。这样,循证医学顺利地完成了两次转换:将“最佳实践”转换为遵循“最佳证据”,再将“最佳证据”转换为“级别最高的证据”。也就是说,循证医学通过遵循当前最高级别的证据,来确保自己的治疗实践是最佳的。循证医学在找到这一理论后,最为难得的是,它开始了真正的
估,总结经验,指导以后的医疗实践。四、社会科学的第三次“科学化”浪潮:以循证心理治疗与循证教育学为例循证医学出现后,“基于证据进行实践”的理念迅速成为一股思潮,在各门学科的实践领域催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循证实践运动。它像是在平静水面上投下的巨石,首先在中心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了整个医学领域,形成了循证心血管病学、循证护理学等学科;然后迅速向周边扩散,形成了循证心理治疗、循证社会服务等学科;最后向整个社会科学的实践领域推进,形成了循证教育学、循证管理学、循证图书馆学等多门新兴学科(见图3)。下面,本文以循证心理治疗与循证教育学为例,来谈谈社会科学是如何进行循证实践、如何“科学化”的。图3循证实践运动的发展(一)循证心理治疗“循证心理治疗”(evidence-basedpsychotherapy)是循证医学向邻近学科渗透时,最先形成的领域。它是指治疗者在意识到病人的特征、文化与偏好的情况下,将最好的、可供使用的研究证据与治疗者的专业技能整合起来,以指导心理学的具体实践①。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②(见图4):第一,研究者提供最佳证据。循证心理治疗的证据既可以是基础研究者在实验室情境中获得的研究结论,也可以是应用研究者在真实情境中得出的“临床发现”。它的来源有多种,临床观察、质化研究、系统的案例研究、单一个案实验、人种学研究、自然情境中的生态研究、随机对照实验以及元分析等得来的结论均可作为临床证据进行使用。但是,这些证据不尽相同,有些结论甚至相互对立。一般认为,只有能对下面问题进行正性回答的证据才是“最佳证据”:(1)研究方法是否“科学”;(2)研究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3)研究是否可以作为指南、原则来指导实践;(4)研究是否可以向临床实践情境推广或迁移;(5)是否在足够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J]. 叶浩生. 心理学报. 2011(05)
[2]社会技术对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影响分析[J]. 胡志丹,王奎武,柏鑫,谭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08)
[3]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体制分析视角[J]. 王有升.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0(03)
[4]循证实践:一种新的实践形态?[J]. 杨文登.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04)
[5]循证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发展的新方向[J]. 杨文登,叶浩生. 心理科学. 2010(02)
[6]论环境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的作用机理[J]. 邹成效,张黎夫. 社会科学战线. 2009(11)
[7]美国的管理式医疗及思考[J]. 方刚,杨波. 中国医院. 2005(12)
[8]论社会技术[J]. 田鹏颖,赵晖.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02)
本文编号:2958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958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