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新型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构建研究——基于社工机构与诊所合作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02-25 08:41
  近些年医学界和社会保障机构的学者积极关注建成宏观、中观"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目前大中小都市均有建成,也已为社会养老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也存在专业社工参与度不够,导致专业化经营欠缺;收费普遍偏高,不能使广大中、低收入老年群体受益;属于机构养老,与我国传统养老文化背离。综上所述,加强有专业社工参与的微观"医养结合"式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机构的建设,是对目前"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模式有意义的补充。这种医养结合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在定位上,是走市场化低盈利的公益民间组织;管理运营上由社工机构主导;机构设置的目的是为居家养老中失能和半失能的老年群体(但需生命体征稳定,无生命危险)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实现长期护老者的"喘息服务";合作方式是与诊所互利共赢。 

【文章来源】:中国市场. 2020,(17)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构建的社会背景因素
    1.1 现存日间照料中心与政府责任不清,逐渐流于形式化
    1.2 现有大型、中型“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符合现阶段的社会需求
2 与现存“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主要区别
    2.1 节省社会资源
    2.2 责任清晰
    2.3 服务对象由原来能自理和半自理老人,变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
    2.4 增加与诊所合作,解决了原日间照料中心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2.5 服务内容重心的改变
3 与现存“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联系与区别
    3.1 收费灵活,且收费低,能使中、低收入者受益
    3.2 是一种辅助养老机构
    3.3 属于社区照顾,更贴近中国传统养老文化
4 新型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模式的内涵
    4.1 服务主体:即服务的提供方是社工机构
    4.2 服务客体:即服务对象是社区中失能和半失能的老年群体
    4.3 服务内容
    4.4 服务方式:即社工机构与诊所的合作方式
5 管理运营特点及走市场化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5.1 社工机构与诊所合作的利益联动、互利共赢之处
    5.2 市场化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6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WOT分析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 刘稳,徐昕,李士雪.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5(11)
[2]城镇化进程中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选择:城市社区医养结合[J]. 严妮.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3]“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 黄佳豪,孟昉.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4(06)
[4]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青海西宁市为例[J]. 荣增举.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5]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服务研究[J]. 李懿,冯建光.  继续医学教育. 2013(01)



本文编号:3050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050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d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