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跨族群交往的力量——社会资本、收入水平与族群交融

发布时间:2021-02-25 17:15
  族际交往有助于多族群国家实现社会整合和经济增长。本文聚焦我国西部地区的跨族群社会交往,探讨其能否增加社会资本、提升收入水平和促进族群交融。基于中国西部社会经济变迁调查数据(CSSC2010),研究发现:第一,跨族群社会交往的确可以增加个体社会资本存量;第二,跨族群交往具有工具性效应,可以产生丰厚的经济回报,并显著提升人们的收入水平;第三,跨族群交往具有表达性效应,能够有效促进族群交融,并缩减不同族群成员之间的心理距离。以上结论对于促进我国族群平等、增强族群交融具有重要政策意义。 

【文章来源】:社会发展研究. 2020,7(02)CSSCI

【文章页数】:22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起点:社会网络与族群跨越
    (一)同质性、异质性与跨群体社会网络
    (二)跨种族和跨族群的社会网络
二、理论分析:跨族群社会交往及其功效
    (一)文化差异、资源控制与族群边界跨越
    (二)跨族群者与社会资本相对优势
    (三)跨族群者与收入水平相对优势
    (四)跨族群者与族群交融相对优势
三、数据、变量和模型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操作
    (三)模型选择
四、实证分析
    (一)跨族群者的社会资本相对优势
    (二)跨族群者的收入水平优势
    (三)跨族群者的族群交融相对优势
    (四)稳健性分析
五、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资本研究中的双向因果问题探索[J]. 梁玉成,陈金燕.  社会发展研究. 2019(03)
[2]跨民族友谊对民族态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 陈晓晨,赵菲菲,张积家.  民族教育研究. 2018(06)
[3]跨城乡婚姻的社会资本后果[J]. 芦强,边燕杰.  人文杂志. 2018(04)
[4]校园科层下大学生交往模式的跨族群比较[J]. 王庚.  青年研究. 2018(01)
[5]国外对大学生跨族群友谊的研究及对中国民族教育的启示[J]. 刘峰,佐斌.  民族教育研究. 2017(03)
[6]族群、社会资本与收入差距——对西北族群和西部汉族的比较研究[J]. 李黎明,李晓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7]社会资本与不平等的再生产 以农民工与城市职工的收入差距为例[J]. 程诚,边燕杰.  社会. 2014(04)
[8]“关系人”没用吗?——社会资本求职效应的论战与新证[J]. 陈云松,比蒂·沃克尔,亨克·弗莱普.  社会学研究. 2014(03)
[9]族际职业地位分层及其决定因素——西部地区回族与汉族的比较研究[J]. 马忠才,赫剑梅.  中国人口科学. 2014(02)
[10]“找关系”有用吗——非自由市场经济下的多模型复制与拓展研究[J]. 陈云松,比蒂·沃克尔,亨克·弗莱普.  社会学研究. 2013 (03)



本文编号:3051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051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f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