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制度与劳动力积极性:以各国经验为例
发布时间:2021-03-19 18:28
由于世界人口预期寿命提升和生育率下降,许多国家的人口状况出现了老龄化趋势,而劳动力资源短缺、社保体系负担加重等问题也随之出现。有鉴于此,关于经合组织成员国的退休金制度和劳动力数据资料的研究极具现实意义,因为通过分析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揭示当不同年龄段的劳动力在开展就业等经济活动时,退休金制度的改变所带来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实例研究表明,各国在进行退休金制度改革时,所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大体包括提高退休年龄、调整退休金核算方式等,但主要逻辑均为提高公民的劳动积极性,缓解劳动力资源短缺难题,最终减轻社保体系的压力。通过分析各国情况,围绕俄罗斯退休金制度的改革事宜提出建议,以应对当下劳动力市场所面临的窘境。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退休人口(65岁以上)和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比例图(%)
经合组织专家建议,在进行退休金制度改革时,应减少对提前退休行为的奖励措施。(2)值得注意的是,提前退休奖励的减少,以及经济状况调查机制的改善,无不反映出退休金制度正朝着“精确化”方面迈进。此外,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以及旨在推动老年人再就业的措施也有此类趋势。国际劳工组织专家建议,通过采取全面就业战略和灵活的退休金政策,增加老年人的劳动力市场参与度,消除劳动力市场中的年龄歧视,并为继续工作的老年群体创造适宜的环境。同时,他们对重点关注退休金来源多元化的措施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4)
迄今为止,关于退休金制度改革的立法已经在提高公民经济活动积极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主要表现在60—64岁年龄段公民的劳动积极性有所提高(如图3)。总之,各国在制定改革措施时,不仅应当注意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对老年人经济活动的影响(该措施在大多数国家里实施得非常缓慢),而且还应推动公民尽可能久地驻留在劳动力市场中。二、实例研究概述
本文编号:3090019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退休人口(65岁以上)和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比例图(%)
经合组织专家建议,在进行退休金制度改革时,应减少对提前退休行为的奖励措施。(2)值得注意的是,提前退休奖励的减少,以及经济状况调查机制的改善,无不反映出退休金制度正朝着“精确化”方面迈进。此外,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以及旨在推动老年人再就业的措施也有此类趋势。国际劳工组织专家建议,通过采取全面就业战略和灵活的退休金政策,增加老年人的劳动力市场参与度,消除劳动力市场中的年龄歧视,并为继续工作的老年群体创造适宜的环境。同时,他们对重点关注退休金来源多元化的措施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4)
迄今为止,关于退休金制度改革的立法已经在提高公民经济活动积极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主要表现在60—64岁年龄段公民的劳动积极性有所提高(如图3)。总之,各国在制定改革措施时,不仅应当注意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对老年人经济活动的影响(该措施在大多数国家里实施得非常缓慢),而且还应推动公民尽可能久地驻留在劳动力市场中。二、实例研究概述
本文编号:3090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090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