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隔离视角下中西方城市社会排斥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21-03-28 08:46
空间已成为社会排斥研究的重要维度。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重点对空间隔离与社会排斥的内在逻辑及其重点研究领域进行阐述。总体上,社会排斥研究的空间维度聚焦于资源和机会的非均衡配置及流动性障碍导致的边缘化过程。具体来讲,从邻里结构性特征中辨识潜在的被排斥主体,强调了社会排斥产生的物质基础;厘清不同尺度、不同空间类型下空间隔离与社会排斥相互作用机制,为消除空间隔离产生的社会排斥障碍提供实践基础。基于社会融合发展目标,提出融贯社会空间隔离到社会空间融合的分析框架,为建构多尺度社会融合路径提供理论支持。
【文章来源】:人文地理. 2020,35(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空间隔离与社会排斥的内在关联
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处于不断转型、重构的演变进程中,社会空间分化与极化是当代城市社会空间最主要的特征[75]。在此进程中,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初期的产业空间烙印、不同规划理念叠加出的空间摩擦、行政区划调整带来的空间破碎、不同利益主体对城市规划的空间干预进一步加剧空间隔离,阻碍了城市社会空间协调发展。与此同时,城市扩张导致本土农民边缘化,以及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等问题的存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等重要议题提出了挑战。基于此,从“融合”这一人类永恒的价值导向来看,具有如下启示。首先,理论上应发挥地理学的研究范式,基于多尺度、不同空间类型背景下社会排斥的实证分析,建构从社会空间隔离向社会空间融合过渡的理论认知与分析框架。空间融合是社会融合进程的重要一步[76],它提供了一种连接各类发展机会的条件,没有空间的融合,其他融合均难以发生[77]。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是逐渐消除社会排斥因素的过程和结果。而从空间隔离到空间融合的过渡事实上是一个资源获取与转换的过程。一直以来,社会排斥研究多从群体属性出发,忽视了边缘化空间内承载的被排斥主体的多元化特征。不同于社会学及其他学科对于社会阶层的关注,地理学更关注社会排斥现象背后的空间差异和机制。研究表明,不同城市[78]、城市内部不同区域[79],以及社区内部[80],都会存在社会融合水平的差异。故此,如何从消除社会排斥条件出发,建构多尺度及不同空间类型下,从空间隔离到空间融合,再到社会融合的清晰路径和互动机制是社会空间融合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认为从居住空间入手是厘清上述逻辑的重要切入点。因为,合适的居住空间是社会和经济福利的关键变量,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在空间隔离与社会排斥的分析框架建构上,要以社会融合为最终目标,融合地理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学和经济学等学科,以邻里质量评价、邻里空间效应和居住空间寻找和选择分析为手段,试图建构空间隔离判定、社会空间效应分析,及其与社会排斥的关联机制;以城市规划理论为基础,科学预测空间隔离条件变化对社会弱势群体资源获取能力的影响,形成社会空间融合的理论认知与实践体系(图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共享度的上海郊区社区居民活动空间隔离及其影响因素[J]. 塔娜,申悦. 地理学报. 2020(04)
[2]城市社区居住隔离的形成机理——以大连为样本的实证[J]. 冯云廷,王亚男.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20(02)
[3]城市中心区毗邻隔离住区整合与更新研究——基于有机更新理论[J]. 叶怡君,张一兵. 城市规划. 2019(10)
[4]居住隔离、邻里选择与城市社区空间秩序重构[J]. 冯云廷. 浙江社会科学. 2018(09)
[5]基于日常活动空间的社会空间分异研究进展[J]. 申悦,柴彦威. 地理科学进展. 2018(06)
[6]欠发达地区城市公交底线公平的空间分异特征及成因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 戢晓峰,姜莉,陈方. 人文地理. 2018(01)
[7]国内外新城区建设中的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综述[J]. 龙丁江,李雯,陈运山. 现代城市研究. 2017(10)
[8]广州市中产阶层日常活动时空路径的特征及影响因素[J]. 代丹丹,周春山,梁史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9]城市迁移人口居住空间分异——对深圳市的实证研究[J]. 钟奕纯,冯健.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1)
[10]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的社区依赖性研究——以深圳华侨城为例[J]. 梁增贤,许德祺. 人文地理. 2016(02)
本文编号:3105238
【文章来源】:人文地理. 2020,35(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空间隔离与社会排斥的内在关联
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处于不断转型、重构的演变进程中,社会空间分化与极化是当代城市社会空间最主要的特征[75]。在此进程中,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初期的产业空间烙印、不同规划理念叠加出的空间摩擦、行政区划调整带来的空间破碎、不同利益主体对城市规划的空间干预进一步加剧空间隔离,阻碍了城市社会空间协调发展。与此同时,城市扩张导致本土农民边缘化,以及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等问题的存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等重要议题提出了挑战。基于此,从“融合”这一人类永恒的价值导向来看,具有如下启示。首先,理论上应发挥地理学的研究范式,基于多尺度、不同空间类型背景下社会排斥的实证分析,建构从社会空间隔离向社会空间融合过渡的理论认知与分析框架。空间融合是社会融合进程的重要一步[76],它提供了一种连接各类发展机会的条件,没有空间的融合,其他融合均难以发生[77]。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是逐渐消除社会排斥因素的过程和结果。而从空间隔离到空间融合的过渡事实上是一个资源获取与转换的过程。一直以来,社会排斥研究多从群体属性出发,忽视了边缘化空间内承载的被排斥主体的多元化特征。不同于社会学及其他学科对于社会阶层的关注,地理学更关注社会排斥现象背后的空间差异和机制。研究表明,不同城市[78]、城市内部不同区域[79],以及社区内部[80],都会存在社会融合水平的差异。故此,如何从消除社会排斥条件出发,建构多尺度及不同空间类型下,从空间隔离到空间融合,再到社会融合的清晰路径和互动机制是社会空间融合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认为从居住空间入手是厘清上述逻辑的重要切入点。因为,合适的居住空间是社会和经济福利的关键变量,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在空间隔离与社会排斥的分析框架建构上,要以社会融合为最终目标,融合地理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学和经济学等学科,以邻里质量评价、邻里空间效应和居住空间寻找和选择分析为手段,试图建构空间隔离判定、社会空间效应分析,及其与社会排斥的关联机制;以城市规划理论为基础,科学预测空间隔离条件变化对社会弱势群体资源获取能力的影响,形成社会空间融合的理论认知与实践体系(图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共享度的上海郊区社区居民活动空间隔离及其影响因素[J]. 塔娜,申悦. 地理学报. 2020(04)
[2]城市社区居住隔离的形成机理——以大连为样本的实证[J]. 冯云廷,王亚男.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20(02)
[3]城市中心区毗邻隔离住区整合与更新研究——基于有机更新理论[J]. 叶怡君,张一兵. 城市规划. 2019(10)
[4]居住隔离、邻里选择与城市社区空间秩序重构[J]. 冯云廷. 浙江社会科学. 2018(09)
[5]基于日常活动空间的社会空间分异研究进展[J]. 申悦,柴彦威. 地理科学进展. 2018(06)
[6]欠发达地区城市公交底线公平的空间分异特征及成因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 戢晓峰,姜莉,陈方. 人文地理. 2018(01)
[7]国内外新城区建设中的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综述[J]. 龙丁江,李雯,陈运山. 现代城市研究. 2017(10)
[8]广州市中产阶层日常活动时空路径的特征及影响因素[J]. 代丹丹,周春山,梁史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9]城市迁移人口居住空间分异——对深圳市的实证研究[J]. 钟奕纯,冯健.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1)
[10]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的社区依赖性研究——以深圳华侨城为例[J]. 梁增贤,许德祺. 人文地理. 2016(02)
本文编号:3105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105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