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治理浅析——基于“善治”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04-05 01:07
  网络舆情治理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通过对舆情本身简单的监控和处置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应以"善治"为视角,审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将"政府、社会、公众"视作一个统一整体。目前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治理还未能做到未雨绸缪,忽视社会力量参与协同治理,忽视官方发布的情感沟通,以及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合作等问题。应转变思路,从有效性、参与性、回应性和责任性四个方面来提升舆情预判能力,强化网络舆情预警;构建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舆情治理模式;积极开展情感沟通;构建多方参与、部门联动的"善治机制"。以"善治"为视角,提升舆情治理效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章来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20,(06)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善治”:社会治理的终极目标
三、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现状
    (一)舆情治理难以做到未雨绸缪
    (二)忽视社会力量参与协同治理
    (三)忽视官方发布的情感沟通
    (四)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合作
四、“善治”视角下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治理路径
    (一)有效性:提升舆情预判能力,强化网络舆情预警
    (二)参与性:构建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舆情治理模式
    (三)回应性:积极开展情感沟通
    (四)责任性:健全多方参与、部门联动的“善治”机制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哈贝马斯的真理共识之思——基于情感视角的分析[J]. 王浩斌,黄美笛.  山东社会科学. 2020(07)
[2]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的系统分析与善治路径[J]. 张权,燕继荣.  中国行政管理. 2018(09)
[3]科层制社会科学的批判与方法论探索——重读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J]. 刘红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4]网络舆情政府干预最佳点选择的研究[J]. 谌楠,王恒山.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2(03)
[5]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J]. 俞可平.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03)
[6]治理与善治:一种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新型关系[J]. 刘立华,李智.  兰州学刊. 2005(04)
[7]治理、善治与法治[J]. 梁莹.  求实. 2003(02)

硕士论文
[1]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中地方政府的危机信息传播管理研究[D]. 韩姝婧.成都体育学院 2017



本文编号:3118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118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4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