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普遍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9 18:02
普遍信任是针对社会绝大多数人的信任,它指向没有直接联系的陌生人而非亲属、朋友等特定群体。它是现代社会得以顺利整合的基础。而伴随着陌生人时代的到来,信任危机如今已经弥漫至整个社会,它对老年群体实现积极老龄化产生了较为负面的影响。因此,研究老年人普遍信任的影响因素,既是对社会变迁的现实思考,也是对积极老龄化的政策思考。既有研究从宏观层面论述了文化传统、社会经济、政府绩效与普遍信任的关系,而在微观层面则论述了个人社会地位、个人社会网络、个人社会心态等因素与普遍信任的关系。在提炼既有研究观点的基础上,笔者从资源因素、道德基础因素以及社会联系因素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来对不同影响因素进行理论上的整合。在资源因素中,我们主要考察老年人所拥有的个人资源以及所享受到的公共资源对其普遍信任的影响;在道德基础因素中,我们主要考察老年人的乐观主义世界观以及平均主义价值对其普遍信任的影响;在社会联系因素中,我们主要考察老年人所拥有的垂直关系网络以及平行关系网络对其普遍信任的影响。笔者将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年的调查数据作为本研究的数据来源,并利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回归分析。描述性统计分...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宏观视角下的普遍信任
二 微观视角下的普遍信任
三 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理论与框架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 资源论
二 道德基础论
三 社会联系论
第三节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一 资源因素
二 道德基础因素
三 社会联系因素
第三章 数据与变量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一 数据来源与建构
二 数据分析方法
第二节 变量与指标
一 因变量
二 自变量
三 控制变量
第三节 样本基本状况
第四章 三个类别变量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回归模型简介
第二节 单类别变量的独立影响
一 资源类变量的影响
二 道德基础类变量的影响
三 社会联系类变量的影响
第三节 双类别变量的共同影响
一 资源类变量与社会联系类变量的影响
二 资源类变量与道德基础类变量的影响
三 道德基础类变量与社会联系类变量的影响
第四节 三类别变量的共同影响
第五节 影响总结
一 资源类变量
二 道德基础类变量
三 社会联系类变量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相关问题讨论
第三节 政策建议
一 促进社会公平
二 提升个人幸福感
三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四 加强社区建设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情绪对信任的影响:来自元分析的证据[J]. 袁博,孙向超,游冉,刘福会,李伟强.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8(05)
[2]子女规模对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互相卸责or竞相示范[J]. 张海峰,林细细,张铭洪. 人口与经济. 2018(04)
[3]我国老年人的收入状况——基于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J]. 李军,王丽民. 老龄科学研究. 2018(06)
[4]中国居民社会公平感与人际信任水平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SS)数据的分析[J]. 闭珎尔.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8(01)
[5]策略信任视角下的宗教与一般信任——基于2012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J]. 韩彦超. 世界宗教文化. 2017(04)
[6]排他性与联通性:社会参与对普遍信任的影响[J]. 刘长喜,陈心想. 社会学评论. 2017(03)
[7]社会网络如何影响信任?——资源机制与交往机制[J]. 邹宇春,赵延东. 社会科学战线. 2017(05)
[8]社会资源、道德基础与普遍信任——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3)数据的实证分析[J]. 彭寅,谢熠.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9]社会信任分异:农民工与市民的比较研究[J]. 王毅杰,丁百仁.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10]身份异质性、差序格局与社会信任[J]. 齐秀琳,伍骏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7(02)
博士论文
[1]社会信任的基础:一种制度的解释[D]. 董才生.吉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社会资本对农村老人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意愿的影响研究[D]. 刘岩.山东财经大学 2015
[2]收入不平等与信任水平的关系研究[D]. 胡斌.复旦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48038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宏观视角下的普遍信任
二 微观视角下的普遍信任
三 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理论与框架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 资源论
二 道德基础论
三 社会联系论
第三节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一 资源因素
二 道德基础因素
三 社会联系因素
第三章 数据与变量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一 数据来源与建构
二 数据分析方法
第二节 变量与指标
一 因变量
二 自变量
三 控制变量
第三节 样本基本状况
第四章 三个类别变量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回归模型简介
第二节 单类别变量的独立影响
一 资源类变量的影响
二 道德基础类变量的影响
三 社会联系类变量的影响
第三节 双类别变量的共同影响
一 资源类变量与社会联系类变量的影响
二 资源类变量与道德基础类变量的影响
三 道德基础类变量与社会联系类变量的影响
第四节 三类别变量的共同影响
第五节 影响总结
一 资源类变量
二 道德基础类变量
三 社会联系类变量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相关问题讨论
第三节 政策建议
一 促进社会公平
二 提升个人幸福感
三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四 加强社区建设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情绪对信任的影响:来自元分析的证据[J]. 袁博,孙向超,游冉,刘福会,李伟强.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8(05)
[2]子女规模对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互相卸责or竞相示范[J]. 张海峰,林细细,张铭洪. 人口与经济. 2018(04)
[3]我国老年人的收入状况——基于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J]. 李军,王丽民. 老龄科学研究. 2018(06)
[4]中国居民社会公平感与人际信任水平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SS)数据的分析[J]. 闭珎尔.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8(01)
[5]策略信任视角下的宗教与一般信任——基于2012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J]. 韩彦超. 世界宗教文化. 2017(04)
[6]排他性与联通性:社会参与对普遍信任的影响[J]. 刘长喜,陈心想. 社会学评论. 2017(03)
[7]社会网络如何影响信任?——资源机制与交往机制[J]. 邹宇春,赵延东. 社会科学战线. 2017(05)
[8]社会资源、道德基础与普遍信任——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3)数据的实证分析[J]. 彭寅,谢熠.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9]社会信任分异:农民工与市民的比较研究[J]. 王毅杰,丁百仁.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10]身份异质性、差序格局与社会信任[J]. 齐秀琳,伍骏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7(02)
博士论文
[1]社会信任的基础:一种制度的解释[D]. 董才生.吉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社会资本对农村老人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意愿的影响研究[D]. 刘岩.山东财经大学 2015
[2]收入不平等与信任水平的关系研究[D]. 胡斌.复旦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480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148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