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慈善观的理路
发布时间:2021-04-23 15:53
儒家倡导仁爱的慈善观,其理论基础是传统的民本思想。儒家以民为本的仁爱慈善观,体现在国家政治实践中,首要的考量就是要爱民,这也是儒家规定给人君的政治实践。古代执政者的慈善关怀及其政治实践的落实,体现在从先秦至清朝历代官方扶危济困的不同慈行善举之中,其本身也成为执政者重视民本、惠施仁政的重要表征。在传统国家与社会治理中,慈善事宜并非全然由官府负责。深受儒家文化熏陶而活跃于乡村民间的乡绅们,主动施善为乡民排忧解难,承担起传统中国民间的慈善责任。
【文章来源】:社会保障评论. 2020,4(03)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以民为本:儒家慈善观的根基
二、养民教民:儒家规定给人君的政治实践
三、赈贫恤患:执政者慈善责任的履行
四、为善乡里:乡绅慈善责任的落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华简《厚父》与中国古代“民主”说[J]. 梁涛. 哲学研究. 2018(11)
[2]古典儒家慈善文化体系概说[J]. 康晓光. 社会保障评论. 2018(04)
[3]习近平民生思想:时代背景与理论特质[J]. 郑功成. 社会保障评论. 2018(03)
[4]北朝赵郡李氏的家学传统与慈善[J]. 许秀文,王文涛.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4(05)
[5]清代江西的乡绅、望族与地方社会——新城县中田镇的个案研究[J]. 衷海燕. 清史研究. 2003(02)
[6]“三教合一”思潮与“三一教”——晚明士人学术社团宗教化转向的社会考察[J]. 刘晓东. 东北师大学报. 2002(01)
[7]唐宋以后的三教合一思潮[J]. 任继愈. 世界宗教研究. 1984 (01)
本文编号:3155612
【文章来源】:社会保障评论. 2020,4(03)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以民为本:儒家慈善观的根基
二、养民教民:儒家规定给人君的政治实践
三、赈贫恤患:执政者慈善责任的履行
四、为善乡里:乡绅慈善责任的落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华简《厚父》与中国古代“民主”说[J]. 梁涛. 哲学研究. 2018(11)
[2]古典儒家慈善文化体系概说[J]. 康晓光. 社会保障评论. 2018(04)
[3]习近平民生思想:时代背景与理论特质[J]. 郑功成. 社会保障评论. 2018(03)
[4]北朝赵郡李氏的家学传统与慈善[J]. 许秀文,王文涛.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4(05)
[5]清代江西的乡绅、望族与地方社会——新城县中田镇的个案研究[J]. 衷海燕. 清史研究. 2003(02)
[6]“三教合一”思潮与“三一教”——晚明士人学术社团宗教化转向的社会考察[J]. 刘晓东. 东北师大学报. 2002(01)
[7]唐宋以后的三教合一思潮[J]. 任继愈. 世界宗教研究. 1984 (01)
本文编号:3155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155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