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996在职青年的超时工作及社会心理后果研究——基于CLDS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15 16:37
  形形色色的996工作制现象折射的在职青年超时工作问题,是当前劳动力市场讨论的焦点,厘清在职青年超时工作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社会心理后果,对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全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分析发现,超过一半的在职青年存在客观加班,四成主观感受到加班,但近三分之一是被迫加班,四成是无偿加班。超时工作在男性、教育程度较低、资源与劳动密集行业、外资合资企业的在职青年群体中最为严重;但知识技术行业、非生产人员、非外资单位中无偿加班比例更大。工会降低了客观加班和自愿加班;签订劳动合同强化主观加班和有偿加班。工作自主性对减少主观加班和强化自愿加班发挥积极作用,工作生活空间一体化"引诱"在职青年自愿延长工作时间。在职青年的加班同样遵循经济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超时工作尤其是无偿的、非自愿加班显著降低在职青年的幸福感、获得感(职业获得)、安全感(身心健康安全)。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时间及其户籍差距[J]. 齐良书,刘岚.  经济学家. 2019(11)
[2]和谐劳动关系背景下劳动者超时工作研究——基于CLDS数据的实证分析[J]. 乐章,韩怡萍,张晓玉.  西北人口. 2019(06)
[3]中国城市居民劳动供给行为特征[J]. 焦张义,钟若愚,董继红.  人口与经济. 2020(02)
[4]加班、工作量自主权与效用——兼论工时约束的存在性[J]. 罗连化,周先波.  经济学动态. 2019(03)
[5]资源、秩序与体验:工作时间与工作满意度研究[J]. 李斌,汤秋芬.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06)
[6]从被管理的手到被管理的心——劳动过程视野下的加班研究[J]. 庄家炽.  社会学研究. 2018(03)
[7]工作时间如何影响城镇职工的健康状况?——来自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J]. 张抗私,刘翠花,丁述磊.  劳动经济研究. 2018(01)
[8]工作时间长真的不快乐吗?异质性视角下工作时间对幸福感的影响[J]. 王笑天,李爱梅,吴伟炯,孙海龙,熊冠星.  心理科学进展. 2017(01)
[9]劳动合同、工会身份与劳动者权益保障——基于CGSS2013数据的验证[J]. 徐雷,屈沙,杜素珍.  财经论丛. 2017(01)
[10]工作—家庭冲突、性别角色与工作满意度 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实证研究[J]. 许琪,戚晶晶.  社会. 2016(03)



本文编号:3187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187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5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