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1-05-26 19:58
运用遥感影像提取研究区1998年、2008年、2018年三期农村居民点时空分布数据,利用Fragstats软件、GIS技术和地理探测器等工具研究农村居民点在规模、形状和分布三方面的演变特征,探索区位因素对农村居民点格局的影响方式,分析了经济和社会因素对农村居民点格局演变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总体规模和平均规模扩张明显;农村居民点形状变化不明显但不规则性增强;农村居民点分布更加聚集。(2)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的公路、河流指向性特征显著;无明显铁路指向性特征;城镇对农村居民点的格局影响程度逐渐增大。(3)地理探测器探测结果表明,经济和社会因素对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的影响是综合的、多样的和复杂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产业非农化率和城镇化率是对农村居民点规模、形状和分布均产生显著影响的综合性因子,其他因子对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和片面性。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2020,27(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景观指数分析
2.2.2 GIS技术
2.2.3 地理探测器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3.1.1 用地规模扩展显著,规模分异明显
(1) 农村居民点规模演变分析。
(2) 农村居民点规模分异可视化。
3.1.2 斑块形态可控范围内复杂化
3.1.3 密度空间分布变化显著,分布呈聚集态势
(1) 分布连通性和聚集性分析。
(2) 农村居民点分布密度探测。
3.2 区位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的影响
3.2.1 公路、铁路和河流指向性
3.2.2 城镇中心对农村居民点格局的影响
3.3 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对农村居民点格局的影响
3.3.1 影响因子筛选
3.3.2 地理探测器探测结果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生产居住空间权衡关系解析[J]. 张佰林,姜广辉,曲衍波. 农业工程学报. 2019(13)
[2]不同经济梯度区典型农村居民点形态特征识别与调控[J]. 关小克,王秀丽,张佰林,任圆圆,李乐. 经济地理. 2018(10)
[3]基于土地功能的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分类[J]. 马雯秋,何新,姜广辉,李雨凌,张瑞娟.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4)
[4]山东省农村居民点转型的空间特征及其经济梯度分异[J]. 曲衍波,姜广辉,张佰林,李慧燕,魏淑文. 地理学报. 2017(10)
[5]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多功能性划分及其农户利用差异性评价[J]. 张列,王成,杜相佐,王钟书,邓春,李颢颖. 农业工程学报. 2017(12)
[6]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J]. 王劲峰,徐成东. 地理学报. 2017(01)
[7]吉中低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J]. 李冬梅,王冬艳,李红,赵志威,张树文. 经济地理. 2016(05)
[8]干旱区绿洲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演变及机制分析[J]. 师满江,颉耀文,曹琦. 地理研究. 2016(04)
[9]江南丘陵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 谭雪兰,张炎思,谭洁,任辉,朱永霞,欧聪,周国华. 人文地理. 2016(01)
[10]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分区[J]. 姜广辉,何新,马雯秋,王明珠,张瑞娟.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3)
本文编号:3206974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2020,27(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景观指数分析
2.2.2 GIS技术
2.2.3 地理探测器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3.1.1 用地规模扩展显著,规模分异明显
(1) 农村居民点规模演变分析。
(2) 农村居民点规模分异可视化。
3.1.2 斑块形态可控范围内复杂化
3.1.3 密度空间分布变化显著,分布呈聚集态势
(1) 分布连通性和聚集性分析。
(2) 农村居民点分布密度探测。
3.2 区位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的影响
3.2.1 公路、铁路和河流指向性
3.2.2 城镇中心对农村居民点格局的影响
3.3 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对农村居民点格局的影响
3.3.1 影响因子筛选
3.3.2 地理探测器探测结果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生产居住空间权衡关系解析[J]. 张佰林,姜广辉,曲衍波. 农业工程学报. 2019(13)
[2]不同经济梯度区典型农村居民点形态特征识别与调控[J]. 关小克,王秀丽,张佰林,任圆圆,李乐. 经济地理. 2018(10)
[3]基于土地功能的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分类[J]. 马雯秋,何新,姜广辉,李雨凌,张瑞娟.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4)
[4]山东省农村居民点转型的空间特征及其经济梯度分异[J]. 曲衍波,姜广辉,张佰林,李慧燕,魏淑文. 地理学报. 2017(10)
[5]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多功能性划分及其农户利用差异性评价[J]. 张列,王成,杜相佐,王钟书,邓春,李颢颖. 农业工程学报. 2017(12)
[6]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J]. 王劲峰,徐成东. 地理学报. 2017(01)
[7]吉中低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J]. 李冬梅,王冬艳,李红,赵志威,张树文. 经济地理. 2016(05)
[8]干旱区绿洲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演变及机制分析[J]. 师满江,颉耀文,曹琦. 地理研究. 2016(04)
[9]江南丘陵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 谭雪兰,张炎思,谭洁,任辉,朱永霞,欧聪,周国华. 人文地理. 2016(01)
[10]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分区[J]. 姜广辉,何新,马雯秋,王明珠,张瑞娟.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3)
本文编号:3206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206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