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青少年的人际交往障碍的个案介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9 04:25
社会在进步,但是中国家庭的离婚现象却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令人关注。伴随着离婚,越来越多的离异家庭青少年产生有关人际交往障碍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很多青少年因此而堕落、消沉和抑郁。家庭结构的缺失使家庭教养方式变得偏激,作为离异家庭青少年子女需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他们产生了人际交往方面的认知障碍、情感障碍和能力障碍,从而影响了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帮助他们走出人际交往困境已迫在眉睫。通过此个案的介入,笔者希望能够为针对于离异家庭青少年子女的人际交往障碍的研究提供借鉴,帮助如本文中的服务对象小敏一样的青少年得到正向的成长,走出父母离异带来的阴影。目前国内关于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的研究,心理学的研究较多,社会工作在该领域还在不断探索,关于离异家庭青少年的人际交往障碍的个案介入较少。本研究在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采用个案介入的方法,结合访谈,在参与社区活动等方式方法下对案主所具有的人际交往方面的认知障碍、情感障碍和能力障碍三方面进行治疗。首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对该存在人际交往障碍的离异单亲家庭的青少年进行介入与分析,改变不良认知、矫正错误行为、重新构建新的正确认知和行为,并有显著的成效。其次,在优势视...
【文章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1.5.1 相关概念
1.5.2 社会工作相关理论
第2章 离异家庭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的介入计划制定
2.1 案例来源
2.2 接案
2.3 个案需求评估
2.3.1 案主的人际关系现状
2.3.2 问题与需求的评估
2.4 目标与计划
2.4.1 总目标
2.4.2 具体工作目标
2.4.3 干预计划
2.4.4 口头协议
第3章 离异家庭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的个案工作介入
3.1 介入过程
3.1.1 改变小敏的认知障碍
3.1.2 改变小敏的情感障碍
3.1.3 改变小敏的能力障碍
3.2 评估
3.3 结案
第4章 结论与反思
4.1 结论
4.1.1 促进家庭教育方式的改变,重新感受家庭的温暖
4.1.2 培养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学会情感的正确表达
4.1.3 鼓励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2 反思
4.2.1 找到适合的社会工作者
4.2.2 端正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态度
4.2.3 满足服务对象个性化的需求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219923
【文章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1.5.1 相关概念
1.5.2 社会工作相关理论
第2章 离异家庭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的介入计划制定
2.1 案例来源
2.2 接案
2.3 个案需求评估
2.3.1 案主的人际关系现状
2.3.2 问题与需求的评估
2.4 目标与计划
2.4.1 总目标
2.4.2 具体工作目标
2.4.3 干预计划
2.4.4 口头协议
第3章 离异家庭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的个案工作介入
3.1 介入过程
3.1.1 改变小敏的认知障碍
3.1.2 改变小敏的情感障碍
3.1.3 改变小敏的能力障碍
3.2 评估
3.3 结案
第4章 结论与反思
4.1 结论
4.1.1 促进家庭教育方式的改变,重新感受家庭的温暖
4.1.2 培养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学会情感的正确表达
4.1.3 鼓励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2 反思
4.2.1 找到适合的社会工作者
4.2.2 端正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态度
4.2.3 满足服务对象个性化的需求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219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219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