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母职惩罚理论及其对女性职业地位的解释——理论进展、路径后果及制度安排

发布时间:2021-07-24 13:26
  除人力资本理论、性别歧视理论、补偿性差异理论外,母职惩罚理论是解释女性职业地位的新兴理论,研究关注点从早期探讨母职对工资的惩罚扩展至母职对职业地位的惩罚。母职对女性职业地位产生惩罚的主要路径是通过生育事件的三大要素(孩子数量、孩子年龄、初育年龄)体现出来并被证实的。母职对女性职业地位的惩罚体现在对母亲工资、就业率、就业形式、职业、职位升迁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一个国家在产假、父母假和幼托服务等方面的生育支持制度安排,直接关系到固化或消除母职对女性职业地位的惩罚。运用母职惩罚理论解释女性职业地位,在实证检验、研究范式、政策干预、理论体系等方面都有所突破。 

【文章来源】:国外社会科学.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母职惩罚理论发展脉络
    1. 母职对工资的惩罚
    2. 母职职业地位惩罚
    3. 评论
二、母职对女性职业地位进行惩罚的路径
    1. 孩子数量对女性职业地位产生惩罚
    2. 家中有婴幼儿影响女性职业地位
    3. 生育年龄是影响女性职业地位的另一要素
三、母职对女性职业地位产生惩罚的后果
    1. 招聘歧视
    2. 工资惩罚
    3. 职业流动性大,就业形式发生变化
四、消除母职惩罚的生育支持制度安排
    1. 不同生育支持制度安排对消除母职职业惩罚的作用不同
    2. 产假对消除母职职业惩罚具有不同作用
    3. 父母假对消除母职职业惩罚具有不同作用
    4. 幼托服务是消除母职职业惩罚的最有效手段
五、总结及展望
    1. 提供了解释女性职业地位变化的新视角
    2. 妇女友好政策干预将影响生育与就业间的互动关系
    3. 建立系统性的体系框架以解释女性职业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镇劳动力非正规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5的实证分析[J]. 张立媛.  调研世界. 2019(04)
[2]“性别—母职双重赋税”与劳动力市场参与的性别差异[J]. 杨菊华.  人口研究. 2019(01)
[3]“就业—生育”关系转变和双薪型家庭政策的兴起——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我国“二孩”时代家庭政策[J]. 蒙克.  社会学研究. 2017(05)
[4]生育对我国女性工资率的影响[J]. 於嘉,谢宇.  人口研究. 2014(01)



本文编号:3300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300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6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