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系统治疗模式介入进城陪读家庭亲子冲突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4 12:34
受农村学校“撤并调整”及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以及家长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选择进城陪读。原有家庭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家长生活重心的转移增加了亲子冲突的可能性,不利于家庭系统的良性运行。就进城家庭的亲子冲突问题,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以辽宁省B市H县进城陪读家庭为研究对象,采用了质性研究方法,旨在探索社会工作介入进城陪读家庭亲子关系冲突问题上的个案新模式。在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了解了进城陪读家庭亲子关系现状,分析陪读前后的家庭关系变化。最终实际选取三组亲子关系问题较为明显的家庭进行个案工作的介入。本文以家庭三角关系的调整为主要目标和切入点,通过对家庭沟通方式的调整及家庭相关理念的输入重建家庭三角关系,提升家庭成员自我分化的能力。以鲍温家庭系统理论作为主要理论支撑,并在实际介入中运用家庭系统治疗模式,运用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技巧使达到任务目标。并在个案结束后进行了进一步回访,巩固服务效果。通过此次的个案介入,三组家庭的亲子冲突次数明显减少,沟通更为顺畅,形成了较好的家庭氛围。由此可以发现,良好的家庭三角关系是家庭成员实现高度自我分化的前提,家庭系统治疗模...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有关陪读问题的相关研究
(二)亲子关系问题研究
(三)家庭系统理论相关研究
(四)简要评述
四、理论基础
(一)家庭系统理论
(二)三角关系
五、研究方法
(一)个案访谈法
(二)参与观察法
六、创新点
第二章 学校旁的流动部队:进城陪读家庭
一、研究背景介绍
(一)案例背景介绍
(二)案例家庭介绍
二、案主问题分析
(一)陪读前后变化
(二)亲子冲突体现
第三章 个体到家庭关系:陪读家庭亲子冲突的个案介入
一、走进陪读家庭:接案与分析
(一)资料收集与接案准备
(二)问题分析与需求评估
二、亲子冲突与家庭关系:家庭系统模式下的个案介入
(一)目标的设定
(二)方案的制定
(三)技巧的运用
(四)实际介入过程
三、反思与评估:家庭系统服务成效的检验
(一)个案评估
(二)个案反思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一、三角关系:夫妻与亲子间的平衡
二、沟通:亲子冲突解决的桥梁
三、情境:家庭系统模式的本土化分析
四、服务:专业介入的相关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个案访谈提纲(家长版)
个案访谈提纲(子女版)
附录2 :家庭社会工作结案检核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陪读比较优势、家庭利他主义与农村陪读母亲的形成——基于L镇的实地调查[J]. 田北海,黄政.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2]中小学生陪读母亲的需求与社会工作回应[J]. 赵雷雷. 甘肃教育. 2019(03)
[3]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的形成机制及其社会后果[J]. 许加明. 湖北社会科学. 2018(12)
[4]阶层流动竞争与教育风险投资——对甘肃宁县“陪读”现象的解读[J]. 雷望红. 中国青年研究. 2018(12)
[5]农村陪读迁移群体城市适应与市民化取向分析——基于东北地区H县陪读家长的考察[J]. 何影,田毅鹏.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6]家庭治疗在本土情境中的运用——以鲍温家庭系统理论为例[J]. 袁芮.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02)
[7]陪读:农村年轻女性进城与闲暇生活的隐性表达——基于晋西北小寨乡“进城陪读”现象的分析[J]. 冯小. 中国青年研究. 2017(12)
[8]论原生家庭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从家庭系统理论出发[J]. 吴雨薇.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9]社会化理论视角下农村陪读家长城市适应研究[J]. 张彩燕,张联社.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10]初中生亲子冲突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J]. 孙海燕. 文学教育(下). 2016(07)
硕士论文
[1]从集体到个体:国企退休职工心理落差的个案研究[D]. 张锐.沈阳师范大学 2019
[2]社会工作介入陪读家庭亲子关系冲突的个案研究[D]. 常雅婷.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21707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有关陪读问题的相关研究
(二)亲子关系问题研究
(三)家庭系统理论相关研究
(四)简要评述
四、理论基础
(一)家庭系统理论
(二)三角关系
五、研究方法
(一)个案访谈法
(二)参与观察法
六、创新点
第二章 学校旁的流动部队:进城陪读家庭
一、研究背景介绍
(一)案例背景介绍
(二)案例家庭介绍
二、案主问题分析
(一)陪读前后变化
(二)亲子冲突体现
第三章 个体到家庭关系:陪读家庭亲子冲突的个案介入
一、走进陪读家庭:接案与分析
(一)资料收集与接案准备
(二)问题分析与需求评估
二、亲子冲突与家庭关系:家庭系统模式下的个案介入
(一)目标的设定
(二)方案的制定
(三)技巧的运用
(四)实际介入过程
三、反思与评估:家庭系统服务成效的检验
(一)个案评估
(二)个案反思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一、三角关系:夫妻与亲子间的平衡
二、沟通:亲子冲突解决的桥梁
三、情境:家庭系统模式的本土化分析
四、服务:专业介入的相关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个案访谈提纲(家长版)
个案访谈提纲(子女版)
附录2 :家庭社会工作结案检核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陪读比较优势、家庭利他主义与农村陪读母亲的形成——基于L镇的实地调查[J]. 田北海,黄政.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2]中小学生陪读母亲的需求与社会工作回应[J]. 赵雷雷. 甘肃教育. 2019(03)
[3]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的形成机制及其社会后果[J]. 许加明. 湖北社会科学. 2018(12)
[4]阶层流动竞争与教育风险投资——对甘肃宁县“陪读”现象的解读[J]. 雷望红. 中国青年研究. 2018(12)
[5]农村陪读迁移群体城市适应与市民化取向分析——基于东北地区H县陪读家长的考察[J]. 何影,田毅鹏.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6]家庭治疗在本土情境中的运用——以鲍温家庭系统理论为例[J]. 袁芮.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02)
[7]陪读:农村年轻女性进城与闲暇生活的隐性表达——基于晋西北小寨乡“进城陪读”现象的分析[J]. 冯小. 中国青年研究. 2017(12)
[8]论原生家庭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从家庭系统理论出发[J]. 吴雨薇.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9]社会化理论视角下农村陪读家长城市适应研究[J]. 张彩燕,张联社.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10]初中生亲子冲突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J]. 孙海燕. 文学教育(下). 2016(07)
硕士论文
[1]从集体到个体:国企退休职工心理落差的个案研究[D]. 张锐.沈阳师范大学 2019
[2]社会工作介入陪读家庭亲子关系冲突的个案研究[D]. 常雅婷.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21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321707.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