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比尔·奥斯戈比的青年媒介理论
发布时间:2021-08-18 06:15
比尔·奥斯戈比认为,青年媒介是一个"复杂的互构过程",媒介在年轻人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了中心位置,青年被塑造成一个独特的世代范畴,但并不意味着媒介与青年是一种粗糙的"因果关系";青年的商品消费行为和媒介使用行为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一种积极的"符号创意"实践;青年积极地通过媒介消费实践来创造自己的身份,并以此与其他代际人群相区隔。媒介和社会主流力量关于青年形象的建构,时而颂扬,时而反讽,媒介对越轨青年的"妖魔化"建构引起了广泛的道德恐慌,也遭受越来越多的挑战。媒介对荒废青年的讽刺并非对青年的一种颠覆,而是对"年轻态"进行调用并恢复世代传统的一种策略手段,这同时也反映了青年与媒介、商业市场、政治力量的一种复杂的共生关系。
【文章来源】: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7(06)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跨学科、多视角的青年媒介史观
二、青年媒介崛起的动力因素
(一)商业市场的需要
(二)政治议程的需要
三、青年媒介互构关系的发展
(一)媒介与青年的相互建构
(二)媒介对青年的过度“妖魔化”
(三)媒介与青年关系的修正
四、青年媒介的未来:多边关系的“共生”
五、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意识形态 媒体 商品——亚文化的收编方式[J]. 胡疆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9(01)
本文编号:3349361
【文章来源】: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7(06)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跨学科、多视角的青年媒介史观
二、青年媒介崛起的动力因素
(一)商业市场的需要
(二)政治议程的需要
三、青年媒介互构关系的发展
(一)媒介与青年的相互建构
(二)媒介对青年的过度“妖魔化”
(三)媒介与青年关系的修正
四、青年媒介的未来:多边关系的“共生”
五、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意识形态 媒体 商品——亚文化的收编方式[J]. 胡疆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9(01)
本文编号:3349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34936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