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基于MOHO理论的精神病患自我污名弱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7 16:57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改变,精神类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精神类疾病已经引起全世界的重视。目前有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病患人数在1亿人以上,重性精神障碍病患人数已超过1800万。本研究以精神病患为研究对象,探讨精神病患自我污名的现状、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设计个案介入方案。通过研究提出弱化精神病患自我污名的建议,帮助其减轻痛苦。本研究以某社区康复点和精神病院的80多名精神病患为例,首先通过制定量表、与精神病患和机构人员的深度访谈等方式,在MOHO理论指导下探索精神病患自我污名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包括意志次系统中被剥夺的自我价值感、习惯次系统中对无能者角色的内化、环境中的支持网络缺失三大因素;后根据影响因素对个案进行聚焦分析和介入,利用MOHO职能的部分工具进行有效介入;最终通过量表评估和结果评估确定个案在介入过程中确实达成了自我污名的弱化目的。在研究的最后,笔者根据研究给出了自我污名弱化的建议,第一,提供兴趣点或有意义的职能参与活动;第二,加强患者本身的社会支持系统;第三,适度的减少制度对病患的限制。 

【文章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提出及研究设计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伦理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精神疾病污名及自我污名概念综述
    2.2 以往研究中的自我污名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2.2.1 自我污名的作用机制模型
        2.2.2 自我污名的影响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2.3 精神疾病自我污名应对的实证研究
    2.4 理论视角
        2.4.1 MOHO理论概述
        2.4.2 MOHO理论的组成部分论述
        2.4.3 MOHO职能治疗在精神康复领域的应用
        2.4.4 个案应用中的MOHO治疗性策略
3 MOHO视角下的精神病患自我污名调查
    3.1 调查工具
    3.2 调查对象状况分析
    3.3 调查对象自我污名表现
        3.3.1 剥夺感—“我是一个无能者”
        3.3.2 疏离感—“我不被社会和他人接受”
        3.3.3 牵连感—“我的亲人将由于我的患病而不幸”
    3.4 MOHO理论下自我污名影响因素分析
        3.4.1 意志次系统—自我价值的缺失
        3.4.2 习惯次系统—对无能者角色的内化
        3.4.3 环境支持网络缺失
4 精神病患自我污名弱化的个案介入
    4.1 个案介入前期准备
        4.1.1 MOHO个案的治疗性推理—职能参与
        4.1.2 MOHO个案介入工具
    4.2 个案选取及背景资料
        4.2.1 个案基本资料
        4.2.2 个案背景资料
        4.2.3 接案
    4.3 MOHO框架下的个案关系建立及前期评估
        4.3.1 初步访谈服务对象并建立专业关系
        4.3.2 个案问题评估
    4.4 协议目标与服务计划
        4.4.1 协议目标
        4.4.2 服务计划
    4.5 个案介入过程
        4.5.1 意志次系统—解决案主自我价值感剥夺问题
        4.5.2 习惯次系统—弱化“我是无能者”角色
        4.5.3 表现次系统—增强沟通互动能力
        4.5.4 环境—改善支持网络情况
    4.6 后测评估与结案
        4.6.1 后测及评估
        4.6.2 结案
5 总结及反思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限制
    5.3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精神康复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申文武,张倬秋,陈娟,黄霞,龚姝,邓红.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3(10)
[2]心理疾病自我污名:心理康复的一个高危因子[J]. 岳童,王晓刚,黄希庭.  心理科学进展. 2012(09)
[3]中老年精神病人病耻感与应对方式、自尊的相关性[J]. 崔向军,刘秀花,李丽娜,张石盼,王莹,路月英,苑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15)
[4]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J]. 张倬秋,赖华,周茜,邓红.  精神医学杂志. 2012(02)
[5]综合干预在降低精神病患者危险性行为中的作用[J]. 张勇,白珍,张国强,田梅,杨淑恩,史彦彦,刘艳芳,高淑会,刘倩.  现代医学. 2012(01)
[6]心境障碍患者自我病耻感及相关因素研究[J]. 吴志国,苑成梅,王振,黄佳,李则挚,王勇,张晨,方贻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11)
[7]社会排斥视角下隔离式康复模式反思——以T麻风康复村为例[J]. 卓彩琴,张慧.  河南社会科学. 2011(04)
[8]文化与适合华人的心理治疗[J]. 曾文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04)
[9]社工员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的影响[J]. 汤景文,周东胜,周海明,陈蓝宝,黄双火,管玉娇,林丽清.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0(06)
[10]社工小组活动干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的效果分析[J]. 盛嘉玲,崔巍峥.  中国民康医学. 2010(23)

硕士论文
[1]精神分裂症康复者的自我标签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 吴红婷.华东理工大学 2015
[2]污名赋予与形象重构:身体受损边缘人群的身份建构研究[D]. 屈媛媛.华中师范大学 2014
[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污名现象[D]. 张晓凤.华东理工大学 2014
[4]我国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的介入[D]. 刘慧玲.华中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66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366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4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