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海外捐纳政策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31 10:48
财政压力与身份认同是晚清政府将捐纳政策从国内延伸到海外华侨的基础,此后这一政策也成为晚清政府争取海外华侨经济支持和政治认同的重要手段。在推广过程中,这一政策体现了渐次开放性、积极主动、讲究策略、集中等特征。实践中,海外捐纳政策既给晚清政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政治收益,也使部分海外华侨获得了一定的政治和社会资本,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身份认同需求。
【文章来源】:安徽史学.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晚清海外捐纳政策的成因
二、晚清海外捐纳政策的实施
三、晚清海外捐纳政策的特点
(一)渐次开放性。
(二)积极主动。
(三)讲究策略。
(四)集中性。
四、晚清海外捐纳政策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慈善事业看近代华侨精英与侨乡公共事务——以泉州花桥善举公所为例[J]. 蒋楠.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08(01)
[2]“金奖白兰地”创始人张弼士事略[J]. 李松庵. 文史春秋. 1994(02)
本文编号:3374761
【文章来源】:安徽史学.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晚清海外捐纳政策的成因
二、晚清海外捐纳政策的实施
三、晚清海外捐纳政策的特点
(一)渐次开放性。
(二)积极主动。
(三)讲究策略。
(四)集中性。
四、晚清海外捐纳政策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慈善事业看近代华侨精英与侨乡公共事务——以泉州花桥善举公所为例[J]. 蒋楠.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08(01)
[2]“金奖白兰地”创始人张弼士事略[J]. 李松庵. 文史春秋. 1994(02)
本文编号:3374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37476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