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上海地区死亡仪式结构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2 14:38
  在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社会的构成机制及运行形式也在发生变化。作为社会文化结构的构成部分,死亡仪式结构的变迁,是社会结构变迁的缩影。本文以吉登斯的脱域理论为论述视角,探讨上海地区的死亡仪式结构从地域性的情境中抽离的过程机制。在前现代社会,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与人们构建社会关系的空间存在一致性。人们需要在特定的物理及地理空间内,进行主体的社会行动与实践,从而建立特定的社会关系,形成特定的社会制度,构建特定的社会观念。因而,死亡仪式的观念与操演,即死亡仪式的结构,同样受到地域性情境的制约。在上海地区的地方性死亡仪式中,基于地域性情境的社会观念与行为,是死亡仪式的构成基础。基于血缘纽带及地缘关联的宗族制度是地方性死亡仪式观念的构成基础;在地方性死亡仪式中,存在着特定的仪式空间划分原则与使用方式;涉及死亡仪式的卫生理念具有高度道德化的特征。然而,随着社会结构的现代性转型,人们产生社会关联的空间与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物理空间的地理分布开始逐渐分化。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社会关系的构建,不再受到人们所身处的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的制约,从特定的地域性情境中抽离出来。这种社会机制的变迁,便被...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上海地区死亡仪式结构变迁研究


0世纪30年代上海准转道契区域图

租界,进程图,和法,丛刊


图 1-1 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扩展进程图(1846-1914)8887徐公肃、邱瑾璋著:《上海公共租界制度》,见上海史资料丛刊,《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年,第 7 页。88徐公肃、邱瑾璋著:《上海公共租界制度》,见上海史资料丛刊,《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年。

示意图,殡仪馆,上海,空间


图 1-4 当代上海殡仪馆追悼会空间安排示意图149以上海某殡仪机构为例,追悼会的空间划分与仪式参与者的排布,是相且标准化的。追悼会一般在殡仪馆的礼厅中进行,在遗体和相架正前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第二次四明公所案与上海法租界的扩界[J]. 葛夫平.  历史研究. 2017(01)
[2]国家与社会视域下的上海公墓建设(1909-1937)[J]. 李彬彬.  社会科学研究. 2014(06)
[3]“国家与地方社会”关系中的宗族研究范式及其存在的问题[J]. 杜靖.  青海民族研究. 2013(02)
[4]“空间”的思想谱系与理想图景:一种开放性实践空间的建构[J]. 文军,黄锐.  社会学研究. 2012(02)
[5]上海的沙船运输与商船会馆[J]. 潘君祥.  都会遗踪. 2010(02)
[6]近代上海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过程研究——基于GIS的近代上海法租界个案研究(1898—1914)[J]. 牟振宇.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7]传统家族制度与“公”及“私”的观念——中国和日本社会的比较[J]. 王向华.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0(03)
[8]近代上海会馆公所慈善医疗事业的发展——以四明医院为例[J]. 刘惠新.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9]四明公所与法租界的两次流血冲突[J]. 尤乙.  档案春秋. 2009(04)
[10]上海租界公墓研究(1844-1949年)[J]. 安克强,闵锐武,郭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博士论文
[1]城市社会重构与新生国家政权建设[D]. 郭圣莉.复旦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94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394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7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