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扎根理论的历史与逻辑

发布时间:2021-09-19 01:34
  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论路径,扎根理论对近五十年来的西方学界和近二十年来的中国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但是不少研究者对它的理解和运用仍不够清楚、合理。本文详细回顾扎根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归纳其核心技术特征与研究逻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澄清和总结扎根理论的内部分歧以及相应的方法论问题。作为与社会学亲缘最近的质性研究策略,扎根理论的优势和困境是由美国社会学的学科特性所决定的。 

【文章来源】:社会学研究. 2020,35(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5 页

【文章目录】:
一、扎根理论的产生
二、扎根理论的发展
    (一)经典扎根理论
    (二)程序化扎根理论
    (三)建构主义扎根理论
    (四)修补与融合
        1.概念辨析
        2.明确操作规程
    (五)扎根理论的核心特征
三、扎根理论的内部分歧
    (一)激烈争执
    (二)主要分歧
        1.扎根理论是不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
        2.扎根理论究竟研究谁的问题?
        3.文献回顾在研究中居于何种位置?
    (三)综合对比
四、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操作化: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的启示[J]. 吴肃然.  社会. 2013(05)
[2]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要素、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J]. 费小冬.  公共行政评论. 2008(03)
[3]巴斯卡的批判实在论思想——兼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之第三条进路[J]. 殷杰,安篪.  哲学研究. 2007(09)
[4]芝加哥社会学派的贡献与局限[J]. 周晓虹.  社会科学研究. 2004(06)
[5]质性研究如何建构理论?——扎根理论及其对传播研究的启示[J]. 王锡苓.  兰州大学学报. 2004(03)
[6]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 陈向明.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9(04)



本文编号:34007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4007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2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