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多元互嵌”模型在网络舆论传播中的建构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22 05:11
  公众在网络传播环境中的社会参与能力明显提升,对社会性议题的关注程度猛增,诸如公共卫生事件、住房、教育等社会性话题所引发的网络民意讨论度明显提高。公众对于议题的表态彰显出一定的网络舆论监督作用,对于相关事件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网络舆论已然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关于网络舆论传播的研究也成为多学科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对网络舆论传播及网络舆论传播建模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现状作简要的文献综述,并梳理网络舆论传播的相关概念及学科理论。利用文献阅读法、问卷调查法、回归分析法、结构方程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网络舆论传播现象的分析从时机、场景、媒介、文本、主体五个维度建构“多元互嵌”理论模型,分析模型中各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受众表态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与验证,进而完成“多元互嵌”模型建构并通过热点事件案例对其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相应结论。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多元互嵌”模型在网络舆论传播中的建构与分析


外文文献聚类图

中文,聚类,文献,舆论


13图2中文文献聚类图根据聚类图可以得出,中文文献的关键词聚类分析出5个问题:#0网络舆论、#1微博、#2新闻舆论、#3舆论传播、#4党性原则、#5民间舆论常对相关高引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得出国内关于该主题的研究就“网络舆论”、“微博”、“新闻舆论”、“舆论传播”、“党性原则”、“民间舆论潮五个主要聚类国内学者们的研究分别体现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对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及建议,探讨了我国新闻舆论传播的新的政策要求,再就是根据国内媒体发展情形或环境进行各种模型建构与分析。(1)理论舆论研究关于理论舆论的研究集中体现在新媒介环境下的网络舆论、舆论及舆论传播研究、舆论引导研究三个主要方面:1.探析网络传播的新媒介环境这一方面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舆论传播的背景变迁,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该时代对新闻特征及其影响,并相对应的提出应对时代影响的意见或建议。自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的传播特征主要有:受众参与;传播迅速;媒体多元。我国在1994年成为了国际互联网的第77个成员,步入“网络连接一切”的社会状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很大程度上缩短了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世界之间的距离,致使全球同步的话语体系正在逐步建立。童兵教授认为“新媒体时代是以个人为传播主体的传播时代。这个时代的媒介生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新媒体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广泛参与新闻

思维导图,思路,维度,场景


20五、研究思路首先,在建模时从理论模型入手,将网络舆论传播过程分为五个维度:时机维度、场景维度、文本维度、媒介维度,主体维度。通过各个维度先建立一个宏观理论模型,说明网络舆论传播。第二步,对每个维度进行概念化操作,将时机维度划分为“网络舆论传播前期”、“网络舆论传播高潮期”、“网络舆论传播长尾期”三个指标。将场景维度划分为“线上场景”、“线下场景”、“线上线下结合场景”、“语境”四个指标。将文本维度划分为“话题属性”和“文本表现形式”两个指标。将媒介维度划分为“网络媒体”、“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三个指标。将主体维度划分为“一般参与主体”、“积极参与主体”、“引导主体”三个指标。第三步,依据各个维度和可操作化的指标分别进行相关关系的回归分析,验证其合理性,对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第四步,通过子模型进行要素整合,最终建立“多元互嵌”模型,说明网络舆论传播与时机、场景、媒介、文本、主体五个维度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第五步,选用网络舆论传播的典型现实事件作为案例验证“多元互嵌”模型的适用性和相关结论。最后,对“多元互嵌”模型进行意义阐释,从传播学、社会学、符号学等学科视域下进行简单地意义解读,分析网络舆论传播中的问题尤其是受众表意行为背后的影响因素。图3研究思路思维导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舆情热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0-2018年10600起舆情事件的实证分析[J]. 李静,谢耘耕.  新闻界. 2020(02)
[2]微博舆情多维度社会属性分析与可视化研究——以某疫苗事件为例[J]. 牟冬梅,邵琦,韩楠楠,王萍,金姗,靳春妍.  图书情报工作. 2020(03)
[3]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的困境及对策[J]. 刘宗义,王淑娟.  青年记者. 2018(18)
[4]复杂网络演化的舆论动力学模型及仿真分析[J]. 王舰,王志宏,张乐君.  计算机应用. 2018(04)
[5]突发事件中政府网站的舆论引导策略——以“塑料紫菜”网络谣言传播事件为例[J]. 和曼,白树亮.  青年记者. 2018(08)
[6]“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学习十九大报告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论述[J]. 陈力丹.  新闻爱好者. 2018(03)
[7]新媒体4A传播模式下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J]. 高季晨.  新闻爱好者. 2018(04)
[8]政务新媒体、公共信息传播与舆论生成研究[J]. 焦德武.  新闻界. 2018(02)
[9]论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J]. 丁柏铨.  新闻爱好者. 2018(01)
[10]网络舆论传播在新媒体中的体现与社会影响[J]. 徐艳.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7(11)

博士论文
[1]信息生态视角下的社交网络舆情传播研究[D]. 邢云菲.吉林大学 2019
[2]突发自然灾害网络舆情风险评价研究[D]. 秦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
[3]几类网络舆情研判模型及应对策略研究[D]. 孙莉玲.东南大学 2016
[4]双层耦合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模型研究[D]. 于凯.大连理工大学 2015
[5]网络谣言传播中话题扩散与网民群体行为的协同演进研究[D]. 沈超.南京大学 2014
[6]复杂网络环境下舆情演化机理研究[D]. 纪诗奇.北京工业大学 2014
[7]突发性群体事件下基于有界信任规则的舆论传播机理研究[D]. 赵奕奕.电子科技大学 2014
[8]社会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评析[D]. 石新国.山东大学 2013
[9]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D]. 邹军.复旦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突发医暴舆情事件情感演化研究[D]. 张聪.南京邮电大学 2019
[2]在线社交网络的舆情引导机制研究[D]. 徐巍.南京邮电大学 2019
[3]社交网络上舆论形成模型研究[D]. 张亚楠.河南科技大学 2017
[4]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网络舆情传播机理及预警系统研究[D]. 谢昕未.北京交通大学 2015
[5]网络热点话题的传播模型分析[D]. 吕晶.北京邮电大学 2013
[6]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的传播与引导研究[D]. 佟璐.东北财经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03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403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3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