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家庭分工与性别工资差距
发布时间:2021-10-05 15:14
本文基于2002年~2013年CHIP数据库,从家庭分工导致的婚姻溢价视角,检验了外资对我国城镇个体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外资对工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女性在外资中获得的福利高于男性,这有利于缩小性别工资差距。然而,已婚女性所在家庭的分工格局,会明显抵消外资带来的工资福利,从而导致性别工资差距扩大;高教育水平样本能获得更高的"外资"溢价,且2013年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劳动力有逐渐摆脱家庭分工束缚的趋势。
【文章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2020,(3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数据与模型
1.工资模型设定
2.样本数据说明
3.描述统计分析
四、实证分析
1.基准分析
2.分教育水平回归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结婚”还是“单身”?——基于中国劳动力市场婚姻工资溢价效应的研究[J]. 袁国敏,熊海珠. 财经理论研究. 2017(05)
[2]外资进入与我国工业企业性别工资差距[J]. 王小洁,郑妍妍,刘鹏程.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7(05)
[3]外资进入、竞争与性别就业差异[J]. 李磊,王小洁,孙浦阳. 财经研究. 2016(11)
[4]“贤内助”效应还是岳父效应?——中国式婚姻溢酬机制的收入阶层异质性研究[J]. 林建浩,张兰,王美今. 劳动经济研究. 2016(01)
[5]外资进入扩大了性别工资差距吗[J]. 李宏兵,赵春明,蔡宏波. 统计研究. 2014(06)
[6]我国男性的婚姻溢酬——基于内生选择性模型的分析[J]. 李雅楠,秦佳. 南方人口. 2013(02)
本文编号:3420006
【文章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2020,(3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数据与模型
1.工资模型设定
2.样本数据说明
3.描述统计分析
四、实证分析
1.基准分析
2.分教育水平回归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结婚”还是“单身”?——基于中国劳动力市场婚姻工资溢价效应的研究[J]. 袁国敏,熊海珠. 财经理论研究. 2017(05)
[2]外资进入与我国工业企业性别工资差距[J]. 王小洁,郑妍妍,刘鹏程.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7(05)
[3]外资进入、竞争与性别就业差异[J]. 李磊,王小洁,孙浦阳. 财经研究. 2016(11)
[4]“贤内助”效应还是岳父效应?——中国式婚姻溢酬机制的收入阶层异质性研究[J]. 林建浩,张兰,王美今. 劳动经济研究. 2016(01)
[5]外资进入扩大了性别工资差距吗[J]. 李宏兵,赵春明,蔡宏波. 统计研究. 2014(06)
[6]我国男性的婚姻溢酬——基于内生选择性模型的分析[J]. 李雅楠,秦佳. 南方人口. 2013(02)
本文编号:3420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420006.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