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之下:玛丽安妮·韦伯的生活、思考与行动
发布时间:2021-10-13 13:29
在社会学学说史上,韦伯夫人玛丽安妮·韦伯向来被认为是奠定马克斯·韦伯学科地位的关键人物。提到玛丽安妮,学界通常只关注其是韦伯夫人,忽略她的学术地位。基于此,本研究将玛丽安妮置于社会学学科发展史的脉络之下,从其生活史入手,一方面以时间为轴,纵向考察作为学者与社会活动家的玛丽安妮成长史;另一方面,以韦伯夫妇为中心,横向辐射出玛丽安妮家庭关系、学术圈子及其公众表现,向读者揭示在韦伯妻子的身份之外,玛丽安妮作为社会学思想者的独立地位,以及作为女性主义活动家、二战以后德国民主制度建设的见证者时是如何行动的。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玛丽安妮学术与社会活动分期①
15图2:韦伯夫妇好友圈①1904年之前,玛丽安妮同韦伯共同参与由韦伯弟弟阿尔弗雷德主办的学术圈子Janus②,玛丽安妮在当时的学术环境里扮演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角色——第一次让男、女学者开始真正的思想交流③。1907年,韦伯夫妇决定在每周日下午欢迎年轻学者及韦伯同事、同龄学者来家里交流,起名学术圈为Jours。于此,大批有才华的朋友们汇集过来,他们的年轻朋友中很多是犹太人,对于犹太教问题的探讨便愈加容易了。此外,不少进行写作或创作艺术作品的妇女也参与进来,也包括当时有名的女性主义者,如玛丽·鲍姆(MarieBaum)、格特鲁德·齐美尔(GertrudSimmel)等,不断壮大了他们的Jours圈子④。玛丽安妮对于妇女问题、性别问题的关注也不断加深,1907年的圣灵节,玛丽安妮在斯特拉斯堡福音派社会代表大会的老朋友圈子中作了一次主旨为“性伦理的基本问题”的讲演⑤,1908年,玛丽安妮已经成为政治和知识界众所周知的女性主义者,夫妇每周日的学术圈也吸引着更多的女性学者,成为对于婚姻讨论的重要场所⑥,此时的玛丽安妮成为学术讨论领域的明星人物,不止发表讲演,更就社会各领域关于妇女与婚姻话题而讨论、甚至是学界给予自己的批评展开回应⑦。时间来到1920年,韦伯去世后,玛丽安妮全身心投入到韦伯遗作的整理、编撰、出版之中,家中的圈子暂停,但玛丽安妮的社会影响力依然存在。1924年,玛丽安妮凭借着自己对韦伯著作工作的贡献及其社会活动的辐射力,获得了海德堡大学①图2根据《韦伯传》记载,由与韦伯夫妇交往密切的各人名出现的频次统计而成。②[德]玛丽安妮·韦伯著:《马克斯·韦伯传》,阎克文,王利平,姚中秋译,商务印书馆2010版第500页。③[德]玛丽安妮·韦伯著:《马克斯·韦伯传》,阎克文,王利平,姚中秋译,商务印
本文编号:3434760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玛丽安妮学术与社会活动分期①
15图2:韦伯夫妇好友圈①1904年之前,玛丽安妮同韦伯共同参与由韦伯弟弟阿尔弗雷德主办的学术圈子Janus②,玛丽安妮在当时的学术环境里扮演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角色——第一次让男、女学者开始真正的思想交流③。1907年,韦伯夫妇决定在每周日下午欢迎年轻学者及韦伯同事、同龄学者来家里交流,起名学术圈为Jours。于此,大批有才华的朋友们汇集过来,他们的年轻朋友中很多是犹太人,对于犹太教问题的探讨便愈加容易了。此外,不少进行写作或创作艺术作品的妇女也参与进来,也包括当时有名的女性主义者,如玛丽·鲍姆(MarieBaum)、格特鲁德·齐美尔(GertrudSimmel)等,不断壮大了他们的Jours圈子④。玛丽安妮对于妇女问题、性别问题的关注也不断加深,1907年的圣灵节,玛丽安妮在斯特拉斯堡福音派社会代表大会的老朋友圈子中作了一次主旨为“性伦理的基本问题”的讲演⑤,1908年,玛丽安妮已经成为政治和知识界众所周知的女性主义者,夫妇每周日的学术圈也吸引着更多的女性学者,成为对于婚姻讨论的重要场所⑥,此时的玛丽安妮成为学术讨论领域的明星人物,不止发表讲演,更就社会各领域关于妇女与婚姻话题而讨论、甚至是学界给予自己的批评展开回应⑦。时间来到1920年,韦伯去世后,玛丽安妮全身心投入到韦伯遗作的整理、编撰、出版之中,家中的圈子暂停,但玛丽安妮的社会影响力依然存在。1924年,玛丽安妮凭借着自己对韦伯著作工作的贡献及其社会活动的辐射力,获得了海德堡大学①图2根据《韦伯传》记载,由与韦伯夫妇交往密切的各人名出现的频次统计而成。②[德]玛丽安妮·韦伯著:《马克斯·韦伯传》,阎克文,王利平,姚中秋译,商务印书馆2010版第500页。③[德]玛丽安妮·韦伯著:《马克斯·韦伯传》,阎克文,王利平,姚中秋译,商务印
本文编号:34347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434760.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