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影如虹:未染HIV青年男同社区中的艾滋病意象
本文关键词:艾影如虹:未染HIV青年男同社区中的艾滋病意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第一例艾滋病病例开始,艾滋病便与男同性恋结下不解之缘:一方面,流行病学有关艾滋病传播情况的研究一再证明男同性恋者作为艾滋病传播高危群体的地位;另一方面,有关艾滋病的社会建构论则将男同性恋者的艾滋病遭遇批判为由文化或社会机构形塑的污名化境遇。由此,艾滋病在同性恋语境下呈现出了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之间的张力。同时,我国男同性恋艾滋病传播形势严峻,近年来已取代静脉注射,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这无疑增添了我们考察艾滋病-男同性恋关系的紧迫性。采用参与式观察方法,本文对南开大学男同性恋社区中的艾滋病意象进行了现象学考察,通过把握一个男同性恋社区中艾滋病的整体图式来厘清艾滋病与男同性恋者的关系。在呈现研究对象日常生活实践涉及的艾滋病意象诸维度基础上,本文对艾滋病意象嵌入研究对象日常生活并实现再生产的过程进行了结构和动力学分析。本文的结论是:(1)艾滋病意象在本质主义面向的社会化与建构主义面向的具身化二者的交织关系中构成了自身,在生物的、科学的、社会的、常识的等维度的交互作用中,它(2)在研究对象与艾滋病感染之间划定了生物、社会的双重界限,从而为艾滋病预防提供了自然主义提示,同时也(3)将人之不可回避的生物性条件与社会道德规范结合为指向社会秩序的新力量,由此以人类学的独特视角为人文社会研究的复魅使命呈现了可供拥立的新对象,也为人类学参与公共发展的地方实践提供了根本合法性。进而,艾滋病可以被理解为于研究对象日常生活映射的彩虹而非笼罩的阴影,它由多元维度在相互交织的关系中构成,导向研究对象对艾滋病感染的成功预防,支撑日常生活的积极变革与秩序维持,亦为研究对象提供了一个可公共展示的同性恋身份——艾影如虹,正是本文对艾滋病与男同性恋间关系的解答。
【关键词】:艾滋病 社会意象 男同性恋 污名 社会规范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12.91;C913.1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引言11-13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3-25
- 第一节 艾滋病研究中的同性恋话语13-17
- 一、疾病的行为学:流行病学研究13-14
- 二、个体主义的路径:心理学的加盟14-15
- 三、文化与结构:社会建构论的两种取向15-17
- 第二节 我国有关艾滋病-同性恋的研究17-21
- 一、社会流行病学研究:同性恋从艾滋病流行中部分豁免17-18
- 二、艾滋病的社会根源与同性恋者艾滋病污名的媒体建构18-19
- 三、男同性恋群体的涉艾生态19-21
- 第三节 老问题、新议题:走向现象学分析21-25
- 一、生物与社会维度:强化论的伪命题21-22
- 二、影子群体与“虚无的污名”22-24
- 三、走向对同性恋-艾滋病关系的现象学研究24-25
- 第三章 研究设计25-38
- 第一节 研究问题25-26
- 第二节 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26-33
- 一、艾滋病的诸维度:作为直观范畴的艾滋病意象26-28
- 二、作为“意外后果”的双向功能与能动:病人角色与戈夫曼的污名理论28-31
- 三、以生活世界的诸层次填补“虚名”的建构31-33
- 第三节 研究方法33-38
- 一、无意中的发现:田野点的选择33-35
- 二、研究对象:“艾滋病阴影下”的同性恋者35-36
- 三、田野工作的时间与周期36
- 四、分析与归纳策略36-38
- 第四章 常识性的边缘范畴38-50
- 第一节 科学判断的常识性延伸:艾滋病意象的浮现38-42
- 第二节 本质意义上的常识性范畴:艾滋病传播的“接触律”42-48
- 第三节 边缘范畴的常识性索引48-50
- 第五章 话语与污名:作为社会类型与身份的艾滋病50-78
- 第一节 艾滋病污名的行动者网络50-67
- 一、医学代理人:艾滋病污名的烙印50-55
- 二、艾滋病日谣言:媒体与艾滋病距离55-62
- 三、扎根的污名:自我污名化62-67
- 第二节 话语策略:艾滋病作为可区分的社会类型67-70
- 第三节 集体身份:艾滋病公益与病人角色70-78
- 第六章 身体与疾病:艾滋病的体验与规范78-98
- 第一节 作为“疾病”的疾病:指涉艾滋病的身体反思性78-83
- 第二节 艾滋病风险的应对:谨慎与变革83-90
- 第三节 作为规范的艾滋病意象90-98
- 第七章 意象·规范·使命:讨论与结论98-111
- 第一节 艾滋病意象:在本质与建构的相互关系中构成的范畴98-101
- 第二节 艾滋病预防:艾滋病恐惧与社会污名101-105
- 第三节 作为疾病的艾滋病:人类学与复魅使命105-111
- 参考文献111-115
- 致谢115-116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1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琪;;关于开设红灯区和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思考[J];中国性科学;2000年01期
2 江宁,邓铁英,石蔚云;增强全民意识,力征“艾滋病”[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3 ;我国公众防范艾滋病意识淡薄——开展全民性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刻不容缓[J];卫生软科学;2001年03期
4 ;“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2001年世界艾滋病运动的主题已经确定[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1年05期
5 易伯春;艾滋病,正悄悄向我们走来[J];正气;2001年03期
6 ;走近艾滋病[J];医药世界;2001年12期
7 邵遂德,储兆瑞;艾滋病防治工作刻不容缓[J];江苏卫生保健;2002年06期
8 ;我国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J];卫生软科学;2003年01期
9 ;怎样预防艾滋病性病[J];中国社区医师;2003年15期
10 孙洁,李武营,韩丹;河南省两县农民艾滋病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估[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正秋;;认识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戒毒学术研讨会教材、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曾毅;;艾滋病的流行和控制[A];全国新出现传染病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4年
3 朱广家;李锡官;;艾滋病与艾滋病健康教育[A];全国EID研讨班资料汇编[C];2004年
4 王锐;周知祥;魏平;;在献血者招募活动中防治艾滋病的宣传[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贾和祥;徐钟渭;;试述我国艾滋病病人/感染者的关怀及消除歧视[A];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及网络建设培训班艾滋病防治论文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6 ;杭州市艾滋病防治工作简介[A];浙江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学术年会暨2007年当代浙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严延生;颜苹苹;陈舸;管纪惠;;福建省艾滋病流行态势及防治工作进展[A];预防医学学科发展蓝皮书·2008卷[C];2008年
8 尚云川;;四川藏区艾滋病防治对策研究[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9 张君炎;;对我国十年来艾滋病的回顾与思考[A];江苏省首届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10 曾毅;;宣传教育与干预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策略[A];中华预防医学会纪念卫生防疫体系建立50周年暨公共卫生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曙明;预防控制艾滋病任重道远[N];云南日报;2001年
2 记者 姚斌 通讯员 马毅中;八部门联合开展全省儿童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活动[N];青海日报;2007年
3 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滕卫平;扎实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作出积极贡献[N];辽宁日报;2007年
4 齐齐哈尔市政府副秘书长 齐齐哈尔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殷昌波;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N];齐齐哈尔日报;2008年
5 刘凌林;中国企业联合会积极参与联合国艾滋病防治工作[N];中国企业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任诗芹;我省出台防治艾滋病实施指导意见[N];安徽日报;2001年
7 任诗芹;艾滋病防治形势严峻[N];安徽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张冲;控制艾滋病 关键在宣传[N];保健时报;2003年
9 张晴;女性为艾滋病高危人群[N];中国妇女报;2004年
10 记者 宋绮霞 魏晶晶;国民艾滋病知识十分贫乏[N];中国人口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南;艾滋病防治中的伦理责任[D];中南大学;2010年
2 赵锐;河南省艾滋病综合防治优化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Walid Bin Hosain;中国与孟加拉国艾滋病预防策略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4 齐金蕾;三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经费实际支出及利用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
5 成刚;我国艾滋病防治资金的筹集、分配和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许奕华;湖北省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高晓晖;武汉市中学生教育与防止艾滋病扩散的政策和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陈品一;基于艾滋病时空数据的防治效果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9 杨翌;艾滋病相关耻辱和歧视的现状及其影响的探索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10 陈超然;青春期艾滋病孤儿污名应对与创伤后成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颖;亚洲五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评价及其给我国的启示[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2 王晓虎;非洲五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评价及其给我国的启示[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3 孙丽娜;安徽某农村地区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4 夏婕;我国艾滋病现状分析与抗艾药品的研发[D];天津大学;2010年
5 吴曹祯姝;大学生艾滋病污名研究及干预[D];南京大学;2013年
6 马丽娟;我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能力评价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7 吴琼海;台州地区街头暗娼艾滋病/性病感染现况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8 吴洁;中国艾滋病非政府组织研究—国家与社会互动中的疾病治理[D];复旦大学;2014年
9 房丽;深圳市宝安区工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10 豆正东;性病门诊老年与青壮年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知识、行为、感染状况的对比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艾影如虹:未染HIV青年男同社区中的艾滋病意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2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52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