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下孤儿人际交往困境的个案社会工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9 13:18
  心理和人格发展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时期是人类开始与社会互动变多、开始对自己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进行社会化的时期,是影响着一个人未来成年后心理是否健康,是否能够拥有快乐生活的时期,所以,儿童时期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孤儿作为弱势群体,从古到今都是社会所注重庇护的对象,当今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孤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因自身的特殊性,受环境的影响更容易产生比一般儿童更多的困扰、问题。本次研究,通过专业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方法,发挥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宗旨,帮助受失去父母的影响而产生成长困扰的孤儿,解决困扰、获得健康成长的能力。本文以笔者所在实习机构所帮扶的孤儿为例,对此孤儿在需求评估后进行了一系列心理辅导。本研究使用个案社会工作的方法,在研究方法上使用观察法和无结构访谈法,并使用了学术界所认同的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来收集研究所需的各方面的信息;在针对案主的困境的介入活动中以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为主要治疗方法,结合社会工作中的优势视角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工作者通过与案主及其家长的各方面接触获得了他们的信任和积极的配合,因而设计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辅导...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具体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目的
        1.3.2 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关于孤儿群体问题的研究
        1.4.2 关于孤儿人际关系的研究
        1.4.3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1.5 相关概念及理论梳理
        1.5.1 孤儿
        1.5.2 人际交往
        1.5.3 生态系统理论
        1.5.4 优势视角
        1.5.5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1.6 研究方法
        1.6.1 观察法
        1.6.2 无结构访谈法
    1.7 研究思路
    1.8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开展个案工作的必要性和优势
    2.1 社会工作介入孤儿人际交往困境的必要性
    2.2 个案介入的优势
        2.2.1 个案社会工作介入孤儿人际交往困境的优势
        2.2.2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介入孤儿人际交往困境的优势
第三章 孤儿人际交往困境的个案前期工作
    3.1 个案来源
    3.2 个案背景资料
        3.2.1 服务对象小Y的基本情况
        3.2.2 服务对象小Y所在社区的基本情况
        3.2.3 服务对象小Y的家庭情况及其与他人相处的状况
    3.3 接案
    3.4 服务对象小Y人际交往困境的总体评估
    3.5 孤儿人际交往问题的服务目标
    3.6 孤儿人际交往问题的服务过程计划
第四章 孤儿人际交往困境的个案正式介入
    4.1 个案服务过程
        4.1.1 第一次服务: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学习
        4.1.2 第二次服务:古诗《墨梅》学习
        4.1.3 第三次服务:古诗《别董大》学习
        4.1.4 第四次服务:故事《司马光砸缸》学习
        4.1.5 第五次服务:“那些男孩子”吐槽大会
        4.1.6 第六次服务:游戏“小红帽故事表演”
        4.1.7 第七次服务:简笔画学习
        4.1.8 第八次服务:读书笔记及海报制作
        4.1.9 第九次服务:《小恩的秘密花园》绘本学习
        4.1.10 第十次服务:小Y的故事画
    4.2 服务效果评估
        4.2.1 过程评估
        4.2.2 结果评估
    4.3 结案及跟踪服务
第五章 孤儿人际交往困境介入的总结及建议
    5.1 研究总结与服务困境
    5.2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律视角下事实孤儿的救助困境及其对策研究[J]. 张映雪,张雨晨.  法制博览. 2017(11)
[2]中学生人际关系及其与自尊、人际信任的关系[J]. 刘广增,胡天强,张大均.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2)
[3]青少年人际关系能力对社交自卑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会适应性的作用[J]. 李艺敏,李永鑫.  心理科学. 2015(01)
[4]构筑“法律孤儿”社会关爱体系[J]. 贺新春.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5]从风险到优势——孤儿的抗逆力研究[J]. 鄢勇兵.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6]增权:社会工作对孤儿心理问题的介入[J]. 钟涛.  科技创业月刊. 2010(12)
[7]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以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J]. 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  社会学研究. 2008(06)
[8]国家机关在法律孤儿社会救助中的作用[J]. 张卫英,陈琰.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04)
[9]孤儿救助及其存在的问题[J]. 刘晓红,宋继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10]中国孤儿状况分析[J]. 尚晓援,程建鹏.  青年研究. 2006(10)

硕士论文
[1]初中孤儿共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倾向关系的研究[D]. 于萍.沈阳师范大学 2016
[2]生态系统视角下医务社会工作介入康复科的研究[D]. 王昭.南京大学 2016
[3]社会工作介入散居孤儿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 尹雨虹.重庆大学 2016
[4]个案工作改善福利院青少年人际关系的研究[D]. 张洲豪.华中科技大学 2015
[5]社会工作介入孤儿心理问题研究[D]. 雍紫涵.辽宁大学 2014
[6]福利院大龄孤儿社会融入问题[D]. 谢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
[7]城市孤儿心理问题的介入研究[D]. 燕喃.广西师范大学 2014
[8]沙盘游戏对孤儿心理健康的影响[D]. 陈思远.曲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96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596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d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