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策划模式下南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1 21:38
本研究以内蒙古察右前旗南村为研究对象,回顾南村历史,立足南村发展现状,阐述南村在社会策划模式下逐步摆脱“飞地心理”标签的过程。目前,对于飞地地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具有地理空间概念上的飞地,本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所研究对象南村是“飞地心理”,也是本文重点阐述的问题之一。南村“飞地心理”的属性,成为影响当地社会经济政策实施的障碍,导致长期以来在此开展的社会经济政策效果不佳,归根结底影响了南村村民的发展,产生了诸多问题,这也是本文将南村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本研究采用实地研究法,辅之以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两种资料收集方式,并且以社会工作为支撑,以社会策划模式为研究视角,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即南村“飞地心理”的形成及影响、“飞地心理”对政策实施造成困境的分析以及在社会策划模式的指导下乡村振兴战略在南村的实施,深入了解乡村发展建设对南村产生的变化和影响,分析在此过程中,南村是否真正摆脱“飞地心理”状态。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确实对南村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南村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但是根深蒂固的“集宁人”思想,以及相较于察右前旗,集宁市更加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方式,使得南村仍然无法摆脱“...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3.1 核心概念
1.3.2 理论基础
1.4 研究方法
1.4.1 实地研究法
1.4.2 资料收集方式
1.5 实地调查情况
一、南村“飞地心理”的形成及影响
1.1 飞地心理的成因
1.2 南村的“飞地心理”意识
1.3 “飞地心理”导致政策实施的困境
二、“飞地心理”对政策实施造成困境的分析
2.1 改造人居环境层面
2.2 经济发展层面
2.3 归属感层面
2.4 政策推进层面
三、社会策划模式下南村的乡村振兴工作
3.1 改造村民居住环境
3.1.1 改造人居环境
3.1.2 配备屋内基本设施
3.1.3 整修村庄路面
3.1.4 发展庭院经济
3.2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3.3 发展种植业
3.3.1 发展产业链,实现产业兴旺
3.3.2 融合产业发展,培育经济动能
3.3.3 构建交易平台,促进产业发展
3.3.4 创新发展模式
3.3.5 发展集体经济
3.3.6 开展脱贫工作
四、社会策划模式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的分析
4.1 社会策划模式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的成果
4.2 社会策划模式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4.2.1 政策落实不到位,供需存在偏差
4.2.2 村民易出现被动行为
4.2.3 急于求成,效果甚微
五、南村乡村振兴路径探析
5.1 政府政策支持
5.1.1 加强宣传教育
5.1.2 实时解决难题
5.1.3 提升自身能力
5.2 社会工作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5.2.1 搭建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平台
5.2.2 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作用
六、结论
6.1 .研究结果
6.2 研究创新之处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J]. 龙花楼,张英男,屠爽爽. 地理学报. 2018(10)
[2]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振兴[J]. 龙花楼,屠爽爽. 中国土地科学. 2018(07)
[3]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土地整治综述及发展趋势研究[J]. 万婷,张淼.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5)
[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 陈锡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5]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及策略[J]. 唐任伍.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8(03)
[6]“村落小区”社会策划模式下的易地搬迁——以Y县C村为例[J]. 杨宇.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8)
[7]基于乡镇地域主导功能定位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策略研究[J]. 原野,赵中秋,师学义,牛姝烨,祝培甜,荣联伟. 自然资源学报. 2017(12)
[8]复合行政视角下国内飞地管理研究[J]. 陈帅飞,曾伟.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6)
[9]社会策划模式视角下“村改居”困境与对策分析——基于对襄阳市白云人家社区的实证调查[J]. 曹雨薇.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11)
[10]改进土地整治方式切实助推耕地保护——以云贵地区为例[J]. 韩启民. 中国土地. 2016(06)
博士论文
[1]“飞地”型城镇发展:基于落后地区城镇化道路研究[D]. 王先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硕士论文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研究[D]. 杨茹茹.东北石油大学 2019
[2]社会策划模式视角下的牧区扶贫工作问题研究[D]. 管唯一.内蒙古大学 2019
[3]“飞地”研究[D]. 张文艳.贵州师范大学 2017
[4]土地整治促进农业发展研究[D]. 冯磊.长安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01004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3.1 核心概念
1.3.2 理论基础
1.4 研究方法
1.4.1 实地研究法
1.4.2 资料收集方式
1.5 实地调查情况
一、南村“飞地心理”的形成及影响
1.1 飞地心理的成因
1.2 南村的“飞地心理”意识
1.3 “飞地心理”导致政策实施的困境
二、“飞地心理”对政策实施造成困境的分析
2.1 改造人居环境层面
2.2 经济发展层面
2.3 归属感层面
2.4 政策推进层面
三、社会策划模式下南村的乡村振兴工作
3.1 改造村民居住环境
3.1.1 改造人居环境
3.1.2 配备屋内基本设施
3.1.3 整修村庄路面
3.1.4 发展庭院经济
3.2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3.3 发展种植业
3.3.1 发展产业链,实现产业兴旺
3.3.2 融合产业发展,培育经济动能
3.3.3 构建交易平台,促进产业发展
3.3.4 创新发展模式
3.3.5 发展集体经济
3.3.6 开展脱贫工作
四、社会策划模式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的分析
4.1 社会策划模式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的成果
4.2 社会策划模式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4.2.1 政策落实不到位,供需存在偏差
4.2.2 村民易出现被动行为
4.2.3 急于求成,效果甚微
五、南村乡村振兴路径探析
5.1 政府政策支持
5.1.1 加强宣传教育
5.1.2 实时解决难题
5.1.3 提升自身能力
5.2 社会工作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5.2.1 搭建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平台
5.2.2 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作用
六、结论
6.1 .研究结果
6.2 研究创新之处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J]. 龙花楼,张英男,屠爽爽. 地理学报. 2018(10)
[2]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振兴[J]. 龙花楼,屠爽爽. 中国土地科学. 2018(07)
[3]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土地整治综述及发展趋势研究[J]. 万婷,张淼.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5)
[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 陈锡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5]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及策略[J]. 唐任伍.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8(03)
[6]“村落小区”社会策划模式下的易地搬迁——以Y县C村为例[J]. 杨宇.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8)
[7]基于乡镇地域主导功能定位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策略研究[J]. 原野,赵中秋,师学义,牛姝烨,祝培甜,荣联伟. 自然资源学报. 2017(12)
[8]复合行政视角下国内飞地管理研究[J]. 陈帅飞,曾伟.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6)
[9]社会策划模式视角下“村改居”困境与对策分析——基于对襄阳市白云人家社区的实证调查[J]. 曹雨薇.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11)
[10]改进土地整治方式切实助推耕地保护——以云贵地区为例[J]. 韩启民. 中国土地. 2016(06)
博士论文
[1]“飞地”型城镇发展:基于落后地区城镇化道路研究[D]. 王先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硕士论文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研究[D]. 杨茹茹.东北石油大学 2019
[2]社会策划模式视角下的牧区扶贫工作问题研究[D]. 管唯一.内蒙古大学 2019
[3]“飞地”研究[D]. 张文艳.贵州师范大学 2017
[4]土地整治促进农业发展研究[D]. 冯磊.长安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010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601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