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边界:儿童与成人的权力关系
发布时间:2022-02-14 14:19
童年的概念有其生物学基础,但更多情况下,我们将其视作一个社会文化现象。不同于生物意义上的童年,社会学意义上的童年有着一个漫长的社会建构过程。童年存在的前提是儿童与成人之间存在一个清晰的边界。表面上看儿童和成人之间边界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一边界到底是什么呢?针对这些问题,以往的研究曾给出过诸多回答:禁忌、理性、识字等。但是他们似乎忽视了边界的核心要素:权力。成人可以定义何为儿童,何为童年。这一定义的过程本身便是权力的展演。在西方社会,童年作为一个范畴,是在17世纪末被引入社会成员身份的话语体系中的。伴随着儿童权利观念的发展,成人垄断了隔离儿童的权力,以爱之名从法律上将儿童驱逐。通过权利与权力的共谋,儿童被合法地剥夺了现代公民社会之法律和社会意义上的成员身份。为了维持这一权力关系,成人使用各类制度化的手段来规训儿童,包括对儿童时间、空间和行为规范的控制。当然,在这个童年被制度化的过程中,儿童不是完全被动的。相反,儿童有着自己的能动性和策略,以此实现了儿童与成人权力关系的一种动态平衡。就此而言,权力到底在何处?谁掌握了这一权力?事实上,权力并非是一个可以被个体所掌握的皇冠,权力存在于关...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缘起
2. 文献综述
2.1 儿童研究方法
2.2 边界视角下的童年研究综述
第二章 西方童年变迁史
1. 从无到有:“童年的发明”
2. 时空的隔离:神圣化的童年
第三章 儿童与成人的权力关系
1. 权利与权力的共谋
1.1 儿童权利观念的沿革
1.2 共谋何以可能
2. 制度化的童年:成人权力的展演
2.1 餐桌:家庭里的儿童
2.2 时间表:学校里的儿童
2.3 失去街道的儿童
3. 权力的另一面
3.1 作为能动者的儿童
3.2 “弱者的武器”:儿童的策略
4. 主人还是奴仆:权力位于何处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何以“边”为:巴特“族群边界”理论的启迪[J]. 范可. 学术月刊. 2017(07)
[2]儿童与社会的相互建构:儿童史研究突破的一种可能[J]. 辛旭. 学术月刊. 2016(06)
[3]20世纪以来国内宋代儿童史研究综述[J]. 铁爱花,侯艳兰.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4]成人权力话语压制下的儿童声音[J]. 杨婧敏. 青年文学家. 2015(14)
[5]儿童权利观念:沿革、障碍与培育[J]. 段立章. 甘肃社会科学. 2014(06)
[6]童年的消逝与现代文化的危机——新媒介环境下当代童年文化问题的再反思[J]. 赵霞. 学术月刊. 2014(04)
[7]教育中的权力—知识分析——深度访谈的中国经验[J]. 贺晓星.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4(02)
[8]“捍卫童年”:必要的界限与弱化差异[J]. 杜传坤. 教育学报. 2014(01)
[9]“童年”的话语构成:区隔、社会化与作为社会结构的童年[J]. 郑素华.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01)
[10]宋代婴戏图儿童首服特征[J]. 刘亚平. 山东纺织经济. 2013(12)
博士论文
[1]儿童与权利:理论建构与反思[D]. 孙艳艳.山东大学 2014
[2]变迁中的童年图景[D]. 王友缘.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生态学研究[D]. 李晓云.四川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父母惩戒现象的社会学分析[D]. 张淑兰.首都师范大学 2007
[2]童年的消逝引起的道德困境及应对措施[D]. 郭廷艳.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24716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缘起
2. 文献综述
2.1 儿童研究方法
2.2 边界视角下的童年研究综述
第二章 西方童年变迁史
1. 从无到有:“童年的发明”
2. 时空的隔离:神圣化的童年
第三章 儿童与成人的权力关系
1. 权利与权力的共谋
1.1 儿童权利观念的沿革
1.2 共谋何以可能
2. 制度化的童年:成人权力的展演
2.1 餐桌:家庭里的儿童
2.2 时间表:学校里的儿童
2.3 失去街道的儿童
3. 权力的另一面
3.1 作为能动者的儿童
3.2 “弱者的武器”:儿童的策略
4. 主人还是奴仆:权力位于何处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何以“边”为:巴特“族群边界”理论的启迪[J]. 范可. 学术月刊. 2017(07)
[2]儿童与社会的相互建构:儿童史研究突破的一种可能[J]. 辛旭. 学术月刊. 2016(06)
[3]20世纪以来国内宋代儿童史研究综述[J]. 铁爱花,侯艳兰.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4]成人权力话语压制下的儿童声音[J]. 杨婧敏. 青年文学家. 2015(14)
[5]儿童权利观念:沿革、障碍与培育[J]. 段立章. 甘肃社会科学. 2014(06)
[6]童年的消逝与现代文化的危机——新媒介环境下当代童年文化问题的再反思[J]. 赵霞. 学术月刊. 2014(04)
[7]教育中的权力—知识分析——深度访谈的中国经验[J]. 贺晓星.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4(02)
[8]“捍卫童年”:必要的界限与弱化差异[J]. 杜传坤. 教育学报. 2014(01)
[9]“童年”的话语构成:区隔、社会化与作为社会结构的童年[J]. 郑素华.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01)
[10]宋代婴戏图儿童首服特征[J]. 刘亚平. 山东纺织经济. 2013(12)
博士论文
[1]儿童与权利:理论建构与反思[D]. 孙艳艳.山东大学 2014
[2]变迁中的童年图景[D]. 王友缘.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生态学研究[D]. 李晓云.四川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父母惩戒现象的社会学分析[D]. 张淑兰.首都师范大学 2007
[2]童年的消逝引起的道德困境及应对措施[D]. 郭廷艳.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24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624716.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