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社会学学科自信的使命担当
发布时间:2022-02-19 16:35
中国社会学的学科自信问题,是影响该学科发展壮大的一个根本性、全局性问题。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通过对中国社会学发展脉络的系统考察及其学科史的深入思考得出结论:树立中国社会学的学科自信,是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表现,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是推动中国社会学崛起的前提基础。新时代中国社会学学科自信应以努力形成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体系为愿景使命。中国社会学应该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凸显社会学研究成果的独特性、创新性和前瞻性,加快社会学中国化、本土化和国际化三个进程,以及在促进中国社会学史、发展社会学和时空社会学三个分支学科建设等方面主动作为。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2(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社会学成长发展的历史脉络
二、对中国社会学学科史的重新省思
三、树立中国社会学学科自信的时代使命
第一,中国社会学的学科自信是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表现。
第二,中国社会学的学科自信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
第三,中国社会学的学科自信是推动中国社会学崛起的前提基础。
四、坚定中国社会学学科自信的责任担当
第一,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的指导地位。
第二,深入开展具有独特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社会学研究。
第三,进一步加快社会学中国化、本土化和国际化三个进程。
第四,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三个社会学分支学科的长足发展。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群学元典——探寻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的第一个版本[J]. 景天魁. 探索与争鸣. 2019(06)
[2]欲兴其学 先正其史——略谈中国社会学史研究[J]. 景天魁. 人文杂志. 2019(06)
[3]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J].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 2019(05)
[4]中国社会学崛起的历史基础[J]. 景天魁.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5]寻找中国社会生活史之途:以燕大社会调查为例[J]. 赵晓阳. 南京社会科学. 2016(02)
[6]中国社会学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从“社会学的春天”谈起[J]. 景天魁. 学术界. 2014(09)
[7]“理论自觉”与中国风格社会科学——以中国社会学为例[J]. 郑杭生. 江苏社会科学. 2012(06)
[8]“中国故事”期待学术话语支撑——以中国社会学为例[J]. 郑杭生,黄家亮. 人民论坛. 2012(12)
[9]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学有个大发展[J]. 陆学艺.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10]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 费孝通. 思想战线. 2004(02)
本文编号:3633244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2(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社会学成长发展的历史脉络
二、对中国社会学学科史的重新省思
三、树立中国社会学学科自信的时代使命
第一,中国社会学的学科自信是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表现。
第二,中国社会学的学科自信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
第三,中国社会学的学科自信是推动中国社会学崛起的前提基础。
四、坚定中国社会学学科自信的责任担当
第一,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的指导地位。
第二,深入开展具有独特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社会学研究。
第三,进一步加快社会学中国化、本土化和国际化三个进程。
第四,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三个社会学分支学科的长足发展。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群学元典——探寻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的第一个版本[J]. 景天魁. 探索与争鸣. 2019(06)
[2]欲兴其学 先正其史——略谈中国社会学史研究[J]. 景天魁. 人文杂志. 2019(06)
[3]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J].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 2019(05)
[4]中国社会学崛起的历史基础[J]. 景天魁.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5]寻找中国社会生活史之途:以燕大社会调查为例[J]. 赵晓阳. 南京社会科学. 2016(02)
[6]中国社会学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从“社会学的春天”谈起[J]. 景天魁. 学术界. 2014(09)
[7]“理论自觉”与中国风格社会科学——以中国社会学为例[J]. 郑杭生. 江苏社会科学. 2012(06)
[8]“中国故事”期待学术话语支撑——以中国社会学为例[J]. 郑杭生,黄家亮. 人民论坛. 2012(12)
[9]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学有个大发展[J]. 陆学艺.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10]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 费孝通. 思想战线. 2004(02)
本文编号:36332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633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