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3 23:52
家庭是流动儿童进入适应地区城市的最熟悉的依托,是“三观”建立的保障。家庭教育是带有目的的普适性教育,从儿童生活成长的各个方面渗透让孩子全面发展。而它的最终目标就是给孩子滋养受益一生的习惯。家庭教育方式是父母家庭教育的关键核心点。在国家政策和社会资本双驱动下各行各业抛出橄榄枝使得了多量农村劳动力投入城市。城市功能聚集了优质的医疗、教育和其他基础设施等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选择在城市长期工作定居。在我国每6个人里面就必然有1位处于流动状态中。伴随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会把伴侣和孩子一起带到流动地,家庭化伴之形成。在这种状态中他们在家庭教育孩子方面就充斥着困扰和疑惑。采用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的流动儿童父母会要求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成长,对孩子的管控力度很大,对其干涉和要求多,对其表达和温暖度低。强调他们对孩子的权威,行为支配度高。在这种家庭中的成长的流动儿童会缺乏自我意识和较高的责任感,表现的懦弱胆小、不自信。为改善专制型教育方式,促进流动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笔者以社工理念为指导,采用实地研究的方法,用无结构式访谈、发放专业量表以及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前期的资料收集和人群筛选,经过整理...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流动儿童界定
1.3.2 家庭教育方式界定
1.3.3 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界定
1.4 相关理论
1.4.1 社会学习理论
1.4.2 家庭沟通理论
1.4.3 认知行为理论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内研究综述
1.5.2 国外研究综述
1.5.3 国内外文献评述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法
1.6.2 访谈法
1.6.3 问卷调查法
1.7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流动儿童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2.1 社区概况
2.2 流动儿童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
2.2.1 教育行为惩罚打骂为主
2.2.2 教育理念功利化
2.2.3 教育期望过高
2.3 流动儿童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
2.3.1 祖辈经验
2.3.2 文化素质
2.3.3 父母生活压力
第三章 流动儿童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的小组工作实务
3.1 小组前期筹备工作
3.1.1 小组总目标及具体目标
3.1.2 小组工作模式
3.1.3 小组特征
3.1.4 小组计划
3.1.5 组员招募
3.2 小组活动开展
3.2.1 小组初期
3.2.2 小组中期
3.2.3 小组后期
3.3 小组工作评估
3.3.1 小组服务计划评估
3.3.2 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3.3.3 小组活动效果评估
第四章 流动儿童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的个案工作实务
4.1 案例背景
4.1.1 基本资料
4.2 问题分析
4.3 服务目标与介入计划
4.3.1 服务目标
4.3.2 服务计划
4.4 服务过程
4.4.1 初期介入
4.4.2 中期介入
4.4.3 后期介入
4.5 效果评估
4.5.1 目标实现程度
4.5.2 案主自我评估
4.5.3 社工评估
4.5.4 他人评估
第五章 反思与建议
5.1 社会工作介入的反思
5.1.1 介入优势
5.1.2 介入困境
5.2 社会工作介入的对策建议
5.2.1 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建设和谐家庭氛围
5.2.2 提供专业服务以增进改善亲子沟通
5.2.3 积极倡导探索家庭与学校交流合作的共同教育
5.2.4 链接流动儿童专制型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流动儿童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的研究量表
附录B 流动儿童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的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C 流动儿童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的研究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流动儿童消极学业情绪对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J]. 王道阳,陆祥,殷欣.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1)
[2]主体多元背景下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研究[J]. 郭启华,刘玉芳.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5(03)
[3]安置区儿童家庭教育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J]. 徐青,屠家宝.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11)
[4]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解决流动儿童问题[J]. 杨舸. 城市观察. 2014(02)
[5]浅析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J]. 王莹.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0(07)
[6]市民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研究[J]. 王毅杰,王开庆,韩允.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6)
[7]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若干特点及其对社会工作的启示意义[J]. 曾守锤,章兰根.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8]农民工流动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与社会工作的介入——对成都市郊农民工家庭调查的思考[J]. 糜薇. 法制与社会. 2008(25)
[9]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 徐慧,张建新,张梅玲. 心理科学. 2008(04)
[10]农村家庭教育中家长素质的研究[J]. 李连英. 成人教育. 2008(05)
硕士论文
[1]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实务探索[D]. 张晨曦.郑州大学 2016
[2]社会工作机构服务模式研究[D]. 赵丽杰.南京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41547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流动儿童界定
1.3.2 家庭教育方式界定
1.3.3 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界定
1.4 相关理论
1.4.1 社会学习理论
1.4.2 家庭沟通理论
1.4.3 认知行为理论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内研究综述
1.5.2 国外研究综述
1.5.3 国内外文献评述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法
1.6.2 访谈法
1.6.3 问卷调查法
1.7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流动儿童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2.1 社区概况
2.2 流动儿童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
2.2.1 教育行为惩罚打骂为主
2.2.2 教育理念功利化
2.2.3 教育期望过高
2.3 流动儿童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
2.3.1 祖辈经验
2.3.2 文化素质
2.3.3 父母生活压力
第三章 流动儿童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的小组工作实务
3.1 小组前期筹备工作
3.1.1 小组总目标及具体目标
3.1.2 小组工作模式
3.1.3 小组特征
3.1.4 小组计划
3.1.5 组员招募
3.2 小组活动开展
3.2.1 小组初期
3.2.2 小组中期
3.2.3 小组后期
3.3 小组工作评估
3.3.1 小组服务计划评估
3.3.2 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3.3.3 小组活动效果评估
第四章 流动儿童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的个案工作实务
4.1 案例背景
4.1.1 基本资料
4.2 问题分析
4.3 服务目标与介入计划
4.3.1 服务目标
4.3.2 服务计划
4.4 服务过程
4.4.1 初期介入
4.4.2 中期介入
4.4.3 后期介入
4.5 效果评估
4.5.1 目标实现程度
4.5.2 案主自我评估
4.5.3 社工评估
4.5.4 他人评估
第五章 反思与建议
5.1 社会工作介入的反思
5.1.1 介入优势
5.1.2 介入困境
5.2 社会工作介入的对策建议
5.2.1 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建设和谐家庭氛围
5.2.2 提供专业服务以增进改善亲子沟通
5.2.3 积极倡导探索家庭与学校交流合作的共同教育
5.2.4 链接流动儿童专制型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流动儿童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的研究量表
附录B 流动儿童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的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C 流动儿童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的研究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流动儿童消极学业情绪对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J]. 王道阳,陆祥,殷欣.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1)
[2]主体多元背景下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研究[J]. 郭启华,刘玉芳.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5(03)
[3]安置区儿童家庭教育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J]. 徐青,屠家宝.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11)
[4]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解决流动儿童问题[J]. 杨舸. 城市观察. 2014(02)
[5]浅析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J]. 王莹.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0(07)
[6]市民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研究[J]. 王毅杰,王开庆,韩允.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6)
[7]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若干特点及其对社会工作的启示意义[J]. 曾守锤,章兰根.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8]农民工流动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与社会工作的介入——对成都市郊农民工家庭调查的思考[J]. 糜薇. 法制与社会. 2008(25)
[9]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 徐慧,张建新,张梅玲. 心理科学. 2008(04)
[10]农村家庭教育中家长素质的研究[J]. 李连英. 成人教育. 2008(05)
硕士论文
[1]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实务探索[D]. 张晨曦.郑州大学 2016
[2]社会工作机构服务模式研究[D]. 赵丽杰.南京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41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641547.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