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诗》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戴震《诗》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在全面分析戴震治《诗》著述的基础上,进而总结其治《诗》的思想和方法。其治《诗》著述有“尚俟改正”的《毛诗补传》、“别录书内辨证成一帙”的《毛郑诗考正》,以及定稿《杲溪诗经补注》。《毛诗补传》虽为早年未定稿,但却是最完整的一部治《诗》的著述。本文便从体例、整理方法两个方面对《毛诗补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同时,通过对这三部著述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戴震由“未至十分之见”到达到“十分之见”的严肃的治学过程。戴震治《诗》主张实事求是,不盲目信古,不囿于己见,不设立门户,真正做到“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其具体的方法则是遵循“以字通其词,以词通其道”的途径,“考其名物字义于各章之下,,不以作《诗》之意衍其说”,从而开辟了《诗经》研究的新风气,对后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C092.4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6
- 引言6-8
- 一、 戴震治《诗》著述8-31
- A. 《毛诗补传》8-21
- (一) 体例8-10
- (二) 整理方法10-21
- B. 《毛诗补传》与《毛郑诗考正》比较研究21-28
- (一) 关于《毛诗目录》与《郑氏诗谱》21-23
- (二) 训诂方面23-26
- (三) 校勘方面26-28
- C. 《毛诗补传》与《杲溪诗经补注》比较研究28-31
- (一) 对歧义语句之处理28-29
- (二) 对误训由来之揭示29
- (三) 对篇旨之阐发29-31
- 二、 戴震治《诗》思想31-39
- A. 戴震治《诗》背景31-32
- B. 戴震治《诗》思想32-39
- (一) 不盲目信古32-36
- (二) 不囿于己见36-37
- (三) 不设立门户37-39
- 余论39-40
- 主要参考书目40-41
- 后记4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恒展,宋瑞彩;奇人奇技抒奇怀——《虞初新志》奇人小说散论[J];蒲松龄研究;2004年02期
2 贾熟村;;对戊午科场案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叶德明;清末新政时期袁世凯教育思想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宗韵;清代徽商家庭教育个案研究——以《先府君行述》为考察的中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葛欣荣;;施闰章史学思想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秦宗财;;徽州刻书业的衰落及其与徽商的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徐伟民;;吴汝纶未允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张立;科学“乃儒流实事求是之学”——略论阮元科学思想的实学精神及其局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王兵;;论清廷学术宗尚对桐城派文论及其选本实践的影响[J];北方论丛;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海波;;清代私盐盛行的经济视角思考[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常伟;;祁[镌逵搿堵硎着┭浴芳捌渑┭枷隱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3 罗检秋;;嘉道年间京师士人修禊雅集与经世意识的觉醒[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媛;陕西关中西府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邹华清;杨守敬学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朱海燕;明清易代与话本小说的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王志明;雍正朝官僚人事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曹全来;国际化与本土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王立子;宋本《伤寒论》刊行前《伤寒论》文献演变简史[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8 温秀珍;张问陶论诗诗及其诗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田东奎;中国近代水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骆桂花;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社会与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彝族黑—凉山彝族植物染黑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2 魏鹏扬;道光年间“弛禁论”再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牟春博;试论李续宾[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兰兰;两江总督时期的曾国荃[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冉;马丕瑶的为官思想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志邦;清前期铁业的初步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晓顺;龚鼎孳贰臣心态与诗歌创作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8 何杰民;论纳兰性德词[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浩;论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叶德明;袁世凯与直隶新政[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戴震《诗》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1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71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