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依赖与消解

发布时间:2022-12-17 12:03
  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依赖问题主要指因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而产生的扶贫对象对社会工作者产生依赖的现实情况,具体体现为扶贫对象依赖社工资金支持、物资救助、信息传递、机会创造和故事倾诉,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社会工作扶贫实践成效。新行为主义理论为破解因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而产生的依赖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出现依赖问题的诱因主要有"片面外部条件决定论"思维,过于依靠"已知刺激"反应,意识层面问题重视程度不足以及考评存在否认行为的遗传与本能现象。倘要破解因社工介入精准扶贫而产生的依赖问题,应重视发动扶贫对象改造宏观性环境,着力强化扶贫对象正向操作性反射,增进理解扶贫对象内在中介量因素及合理认识扶贫对象遗传与本能行为。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二、新行为主义理论及其适用
    (一)新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要义
    (二)新行为主义理论在破解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依赖问题中的适应性
三、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依赖问题的现实表征
    (一)依赖资金支持型
    (二)依赖物资救助型
    (三)依赖信息传递型
    (四)依赖机会创造型
    (五)依赖故事倾诉型
四、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依赖问题的诱因与危害
    (一)“片面外部条件决定论”思维
    (二)过于依靠“已知刺激”带来反应
    (三)意识层面问题重视程度不足
    (四)考评存在否认行为的遗传与本能的问题
五、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依赖问题的破解路径
    (一)重视发动扶贫对象改造宏观性环境
    (二)着力强化扶贫对象正向操作性反射
    (三)增进理解扶贫对象内在中介量因素
    (四)合理认识扶贫对象遗传与本能行为
六、简要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准扶贫中驻村“第一书记”的权责匹配冲突及耦合[J]. 何阳,娄成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04)
[2]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流程再造:理论依据、现实动因与政策设计——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实践的反思[J]. 何阳,孙萍.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8(05)
[3]心理健康与精准扶贫: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新途径[J]. 江立华,肖慧敏.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4]嵌入与脱嵌: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J]. 林顺利,孟亚男.  甘肃社会科学. 2018(03)
[5]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的“嵌入”和“浸润”路径[J]. 席晓丽.  贵州社会科学. 2018(05)
[6]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从救助个案到改变系统[J]. 金昱彤.  甘肃社会科学. 2017(06)
[7]可持续生计视角下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综述[J]. 何仁伟,李光勤,刘邵权,徐定德,李立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11)
[8]民族村寨精准扶贫的社会工作借鉴——以甘肃文县T乡为例[J]. 岳天明,李林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9]以内源发展的社会政策思维助力“精准扶贫”——兼论农村社会工作的策略与方法[J]. 钱宁,卜文虎.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3)
[10]论农村社会工作与精准扶贫之融合[J]. 刘春怡.  长白学刊. 2017(03)



本文编号:3719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719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f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