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驱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转型
发布时间:2022-12-17 21:53
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未来必将驱动中国的经济转型、教育转型、社会转型、文化转型,当然人文社会科学也不例外。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方法的普及,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时代特征。一是智能学术引擎开启文献检索新视野,二是大数据重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范式,三是"学科融合"引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探索,四是"人机协作"创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场景。凭借大数据获取和超级算法的模式正在颠覆"凭借经验和直觉"的模式,这将促使大部分人文社会科学走向具有自然科学的特征,"科学性"显著增强。当然,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未来,如果不想成为恐龙,我们必须变得极其开放,拥抱转型,接受变革,深度融合。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智能学术引擎开启文献搜索新视野
二、大数据重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范式
第一, 由“样本→总体”进化到“样本=总体”。
第二, 由“模型驱动”到“数据驱动”。
第三, 由重视因果关系到更加重视相关关系。
第四, 由传统文献资料分析到“数字人文”研究。
三、“学科融合”引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探索
四、“人机协作”创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场景
五、结束语:面对未来接受变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用大规模量化历史数据库检验中国的长期代际遗传[J]. 梁晨.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9(02)
[2]验证、修正、创新:数字史学方法的三重功能[J]. 邱伟云.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9(02)
[3]现代文学研究的“数字人文”方法刍议[J]. 严程. 现代中文学刊. 2019(01)
[4]跨学科的音乐图像研究[J]. 高兴. 艺术探索. 2019(01)
[5]人工智能:人类命运的天使抑或魔鬼——兼论新技术与青年发展[J]. 张耀铭,张路曦.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9(01)
[6]语言学跨学科研究的新范型——基于2000-2016年PNAS研究进展评述[J]. 李姝雯,李曼丽.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9(01)
[7]学术出版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现状、挑战与应对[J]. 刘银娣. 科技与出版. 2019(01)
[8]董其昌数字人文项目的探索与实践[J]. 童茵,张彬. 中国博物馆. 2018(04)
[9]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深度融合[J]. 马费成. 评价与管理. 2018(02)
[10]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深度融合[J]. 马费成. 评价与管理. 2018 (02)
本文编号:3720711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智能学术引擎开启文献搜索新视野
二、大数据重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范式
第一, 由“样本→总体”进化到“样本=总体”。
第二, 由“模型驱动”到“数据驱动”。
第三, 由重视因果关系到更加重视相关关系。
第四, 由传统文献资料分析到“数字人文”研究。
三、“学科融合”引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探索
四、“人机协作”创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场景
五、结束语:面对未来接受变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用大规模量化历史数据库检验中国的长期代际遗传[J]. 梁晨.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9(02)
[2]验证、修正、创新:数字史学方法的三重功能[J]. 邱伟云.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9(02)
[3]现代文学研究的“数字人文”方法刍议[J]. 严程. 现代中文学刊. 2019(01)
[4]跨学科的音乐图像研究[J]. 高兴. 艺术探索. 2019(01)
[5]人工智能:人类命运的天使抑或魔鬼——兼论新技术与青年发展[J]. 张耀铭,张路曦.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9(01)
[6]语言学跨学科研究的新范型——基于2000-2016年PNAS研究进展评述[J]. 李姝雯,李曼丽.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9(01)
[7]学术出版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现状、挑战与应对[J]. 刘银娣. 科技与出版. 2019(01)
[8]董其昌数字人文项目的探索与实践[J]. 童茵,张彬. 中国博物馆. 2018(04)
[9]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深度融合[J]. 马费成. 评价与管理. 2018(02)
[10]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深度融合[J]. 马费成. 评价与管理. 2018 (02)
本文编号:3720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720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