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基于社会工作视角下广西流动儿童城市融合的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03:13

  本文关键词:基于社会工作视角下广西流动儿童城市融合的路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合问题是由流动儿童个人与社会环境互动失调引起的,在心理上、行为举止上存在不认同、排斥城市的现象。今年来,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工作在儿童青少年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及成效性越发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本文基于对广西流动儿童城市融合现状的调查,采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在社会工作的视角下探讨改善流动儿童城市融合的路径。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城市融合现状总体上表现良好,情感需求、优质教育资源需求、发展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但受户籍制度的制约、社会文化的影响、教育安置方式的不当、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及流动儿童个人抗逆力低等具体原因的影响,在部分流动儿童当中呈现出社交网络内卷化、社会文化融入程度低、身份认同模糊、心理压力大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立足于社会工作视角,以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为指导,从宏观行政层面、微观实务层面同时对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合问题进行介入,以期在解决流动儿童城市融合问题的同时助益于广西青少年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全、丰富社会工作理论,推动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流动儿童 社会工作 城市融合 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16;D66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4
  • 一、研究背景8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8-9
  • (一)研究目的8-9
  • (二)研究意义9
  • 三、文献回顾9-11
  • (一)社会融合的概念界定9
  • (二)流动儿童城市融合的相关研究9-11
  • (三)研究简评11
  • 四、研究设计11-14
  • (一)理论基础11-12
  • (二)研究对象12-13
  • (三)研究方法13
  • (四)研究创新点13-14
  • 第一章 广西流动儿童城市融合的表现及影响因素14-27
  • 一、流动儿童城市融合的积极表现14-17
  • (一)角色关系融洽,情感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14-16
  • (二)公办学校就读,优质教育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16
  • (三)城市资源丰富,发展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16-17
  • 二、流动儿童城市融合的消极表现17-21
  • (一)社会网络简单,趋于内圈化17-18
  • (二)社会文化融入程度低,心理压力大18-19
  • (三)身份认同模糊,自我评价低19-21
  • 三、影响流动儿童城市融合的因素21-27
  • (一)户籍制度的制约21
  • (二)社会文化的影响21-22
  • (三)教育安置方式不当22-23
  • (四)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23-25
  • (五)个人抗逆力低25-27
  • 第二章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城市融合的必要性及可行性27-30
  • 一、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城市融合的必要性27-28
  • (一)促进流动儿童城市融合的需要27
  • (二)推进社区文明建设的需要27
  • (三)提升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需要27-28
  • 二、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城市融合的可行性28-30
  • (一)政府决策为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合创造了重要契机28
  • (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合储备了人力资源28
  • (三)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为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础28-29
  • (四)社会工作专业为其介入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合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29-30
  • 第三章 社会工作视角下促进流动儿童城市融合的路径30-36
  • 一、创设青少年社会工作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制度环境30-31
  • (一)通过社会倡导,推动促进儿童城市融合相关政策的出台30
  • (二)加强青少年社会工作队伍的建设,培养优秀社工人才30-31
  • (三)推动本土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让机构在社区驻扎31
  • 二、改善师生关系,共筑成长乐园31-32
  • (一)结朋辈情谊,互助成长31-32
  • (二)搭建师生桥,增进理解32
  • 三、改善亲子关系,共筑幸福家园32-34
  • (一)改善亲子关系,,营造温馨氛围33
  • (二)教授父母教育知识,创建民主型家庭33-34
  • 四、搭建社交平台,建立社区归属感34-35
  • (一)建邻里互助网络,适应社区生活34
  • (二)参与社区志愿队,了解你我他34
  • (三)参与社区活动,建立社区归属感34
  • (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营造接纳的文化氛围34-35
  • 五、挖掘潜能,提升个人抗逆力35-36
  • (一)教授流动儿童社会技能,提升城市适应能力35
  • (二)挖掘流动儿童自身潜能,增强自我效能35-36
  • 结语36
  • 参考文献36-38
  • 附录38-42
  • 广西流动儿童城市融合情况调查问卷38-40
  • 访谈提纲40-42
  • 致谢42-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毅杰;史晓浩;;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理论与现实[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周皓;;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代际传承[J];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社会工作视角下广西流动儿童城市融合的路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2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72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b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