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在家庭寄养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建构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1-30 08:07
家庭是儿童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家庭寄养环境有利于儿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促进儿童的身心社灵健康发展。虽然随着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国家对家庭寄养儿童的保障力度不断加大。但另一个现实是,国家对寄养儿童的福利保障仍以孤弃儿童为主,其他类型的儿童,如因父母离异、入狱、外出务工等原因无法得到父母的照料,被寄养在其他家庭,这些儿童仍处于社会保障的边缘化位置,有关家庭寄养儿童的保障措施仍有待完善。面对这一现状,社工运用个案工作的方法,在了解家庭寄养儿童的困境、需求、社会支持网络建设情况、社会救助现状和社工介入情况的基础上,围绕一位家庭寄养儿童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社工以认知行为理论和优势视角理论为指导,通过评估家庭寄养儿童的困境和需求,设计介入方案,整合与协调资源,帮助服务对象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以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面临的困难。另外,社工希望以此为例,探索社会工作在家庭寄养儿童方面的可实施服务,弥补当前情况下家庭寄养儿童救助服务不足、救助体系不完善的情况。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家庭寄养儿童的困境与需求研究
2.家庭寄养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建设情况研究
3.家庭寄养儿童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
4.研究展望
(三)相关概念界定
1.家庭寄养
2.社会支持网络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1.认知行为理论
2.优势视角理论
(五)研究设计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家庭寄养儿童现状
(一)家庭寄养儿童的现状
1.在寄养家庭的现状
2.在社会救助中的现状
(二)家庭寄养儿童的困境和需求
1.家庭寄养儿童的困境
2.家庭寄养儿童的需求
三、个案工作在家庭寄养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建构中的应用
(一)案例背景
(二)实务过程
1.接案与建立关系
2.需求评估
3.制定个案服务计划
4.介入过程
5.评估
6.结案
四、总结与反思
(一)总结
(二)反思
1.理论与实务的结合应贯穿活动始终
2.社工应努力促成家庭寄养儿童问题解决的合力
3.社会支持网络建构的范围有限
4.对寄养家长的培训指导缺乏系统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优势视角理论国内研究综述[J]. 王亮. 社科纵横. 2018(12)
[2]论困境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重构和抗逆力提升[J]. 单希政.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8(03)
[3]从监护缺失角度反思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J]. 孟思. 法制与社会. 2013(35)
[4]社会变迁中的儿童监护缺失与救济——以南京饿死女童事件为例[J]. 高敏.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3(05)
[5]论美国儿童寄养体系中社工的角色与职能[J]. 满小欧,李月娥.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2(01)
[6]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监护缺失的对策[J]. 姜良琴,冯玉香.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02)
[7]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效果的实证研究——对北京大兴区礼贤镇的调查分析[J]. 吴鲁平,韩小雷,刘文斌. 青年研究. 2005(06)
[8]从专业社会工作视角看家庭寄养[J]. 张城学. 社会福利. 2002(07)
[9]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制定的基础[J]. 曾凡林. 社会福利. 2002(07)
博士论文
[1]寄养儿童成长处境研究[D]. 王森.华东师范大学 2016
[2]美国儿童家庭寄养制度研究[D]. 满小欧.东北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反中学校园欺凌行为研究[D]. 易梦佳.广西大学 2018
[2]发展何以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研究[D]. 高晶晶.南京大学 2018
[3]个案管理模式下的露宿者社会工作服务研究[D]. 杨韵加.中央民族大学 2018
[4]农村家庭寄养儿童抗逆力提升服务研究[D]. 张双双.南京大学 2018
[5]城市低保家庭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 秦珂.华中师范大学 2018
[6]困境儿童监护制度的缺失与完善[D]. 张阿香.黑龙江大学 2018
[7]南京市监护缺失儿童安置模式及其问题研究[D]. 杨玉璀.南京师范大学 2018
[8]个案管理模式介入事实孤儿成长困境的实践研究[D]. 杨兴慧.中南民族大学 2018
[9]社会工作介入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的研究[D]. 郭振宇.湖南师范大学 2017
[10]儿童权利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介入家庭寄养实务研究[D]. 李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7
本文编号:3732872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家庭寄养儿童的困境与需求研究
2.家庭寄养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建设情况研究
3.家庭寄养儿童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
4.研究展望
(三)相关概念界定
1.家庭寄养
2.社会支持网络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1.认知行为理论
2.优势视角理论
(五)研究设计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家庭寄养儿童现状
(一)家庭寄养儿童的现状
1.在寄养家庭的现状
2.在社会救助中的现状
(二)家庭寄养儿童的困境和需求
1.家庭寄养儿童的困境
2.家庭寄养儿童的需求
三、个案工作在家庭寄养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建构中的应用
(一)案例背景
(二)实务过程
1.接案与建立关系
2.需求评估
3.制定个案服务计划
4.介入过程
5.评估
6.结案
四、总结与反思
(一)总结
(二)反思
1.理论与实务的结合应贯穿活动始终
2.社工应努力促成家庭寄养儿童问题解决的合力
3.社会支持网络建构的范围有限
4.对寄养家长的培训指导缺乏系统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优势视角理论国内研究综述[J]. 王亮. 社科纵横. 2018(12)
[2]论困境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重构和抗逆力提升[J]. 单希政.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8(03)
[3]从监护缺失角度反思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J]. 孟思. 法制与社会. 2013(35)
[4]社会变迁中的儿童监护缺失与救济——以南京饿死女童事件为例[J]. 高敏.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3(05)
[5]论美国儿童寄养体系中社工的角色与职能[J]. 满小欧,李月娥.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2(01)
[6]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监护缺失的对策[J]. 姜良琴,冯玉香.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02)
[7]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效果的实证研究——对北京大兴区礼贤镇的调查分析[J]. 吴鲁平,韩小雷,刘文斌. 青年研究. 2005(06)
[8]从专业社会工作视角看家庭寄养[J]. 张城学. 社会福利. 2002(07)
[9]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制定的基础[J]. 曾凡林. 社会福利. 2002(07)
博士论文
[1]寄养儿童成长处境研究[D]. 王森.华东师范大学 2016
[2]美国儿童家庭寄养制度研究[D]. 满小欧.东北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反中学校园欺凌行为研究[D]. 易梦佳.广西大学 2018
[2]发展何以能: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研究[D]. 高晶晶.南京大学 2018
[3]个案管理模式下的露宿者社会工作服务研究[D]. 杨韵加.中央民族大学 2018
[4]农村家庭寄养儿童抗逆力提升服务研究[D]. 张双双.南京大学 2018
[5]城市低保家庭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 秦珂.华中师范大学 2018
[6]困境儿童监护制度的缺失与完善[D]. 张阿香.黑龙江大学 2018
[7]南京市监护缺失儿童安置模式及其问题研究[D]. 杨玉璀.南京师范大学 2018
[8]个案管理模式介入事实孤儿成长困境的实践研究[D]. 杨兴慧.中南民族大学 2018
[9]社会工作介入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的研究[D]. 郭振宇.湖南师范大学 2017
[10]儿童权利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介入家庭寄养实务研究[D]. 李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7
本文编号:3732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732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