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法人团体—涂尔干社会整合思想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20 20:05

  本文关键词:法人团体—涂尔干社会整合思想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爱弥尔·涂尔干是19世纪西方社会学三大家之一,他所生活的社会适值工业化高峰期,整个欧洲社会分工加速深化,工业文明快速发展,职业生活成为大众主要的社会生活方式。而与此同时,理性、科学的进步使得人类传统核心价值体系遭到严重打击,作为统摄社会成员的宗教信仰已被摧毁殆尽,迅速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导致了人们物欲地不断膨胀,社会失范现象日趋严重,整个社会面临社会解体的危机。对此,涂尔干作为一名具有高度社会良知的社会学知识分子,他从实证主义角度出发,在回答了社会团结是如何可能的经典阐释基础之上,结合有机团结社会高度的职业分工的社会现实,提出了以法人团体为社会组织基础、以职业伦理以及道德个体主义为社会道德基础的社会整合思想,试图以此救世良方来拯救西方日益严重的社会失范状态,实现整个社会的重新整合。同时,文章也整理了学者们指出的涂尔干社会整合理论的缺陷。
【关键词】:涂尔干 社会整合 法人团体 职业伦理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2.2;C0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5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8-10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研究设计10-11
  • 1.2.1 研究思路10
  • 1.2.2 研究方法10-11
  • 1.3 研究内容11
  • 1.4 研究现状综述11-14
  • 1.4.1 国外研究11-12
  • 1.4.2 国内研究12-14
  • 1.5 研究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14-15
  • 1.5.1 研究创新点14
  • 1.5.2 可能存在的不足14-15
  • 第二章 涂尔干的社会观15-20
  • 2.1 涂尔干所处时代背景及思想渊源15-17
  • 2.1.1 时代背景15-16
  • 2.1.2 思想渊源16-17
  • 2.2 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的基本特征17-20
  • 第三章 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涂尔干的社会结构论20-30
  • 3.1 社会整合的类型划分20-22
  • 3.1.1 传统社会的机械团结20
  • 3.1.2 工业社会的有机团结20-21
  • 3.1.3 社会团结的表象特征21-22
  • 3.2 社会整合的结构性基础:社会分工22-27
  • 3.2.1 社会分工的原因22-23
  • 3.2.2 社会分工的结果23-25
  • 3.2.3 三种反常形式的社会分工25-27
  • 3.3 社会整合的精神基础——集体意识27-30
  • 3.3.1 集体意识的内涵27
  • 3.3.2 集体意识的式微27-28
  • 3.3.3 集体意识的社会结构基础28-29
  • 3.3.4 现代社会同样需要集体意识29-30
  • 第四章 工业社会的现代性困境:社会失范的诊断30-34
  • 4.1 社会失范的表现30-31
  • 4.1.1 社会解组30
  • 4.1.2个人人格解组和越轨行为的产生30-31
  • 4.2 社会失范的原因31-34
  • 4.2.1 集体意识的衰落31-32
  • 4.2.2 个体意识的扩张32-33
  • 4.2.3 反常的社会分工33-34
  • 第五章 法人团体:涂尔干的社会整合论34-48
  • 5.1 法人团体的社会整合观34-37
  • 5.1.1 法人团体的涵义34-35
  • 5.1.2 法人团体作为社会整合的中间组织35-36
  • 5.1.3 法人团体作为社会整合的利益诉求组织36
  • 5.1.4 法人团体作为社会整合的道德共同体36-37
  • 5.2 法人团体社会整合观的特征分析37-40
  • 5.2.1 具有组织整合的外在特征37-38
  • 5.2.2 具有精神整合的内在性38-39
  • 5.2.3 注重社会整合的集体性39
  • 5.2.4 “法人团体”社会整合观的不足之处39-40
  • 5.3 职业伦理思想:法人团体的核心精神40-48
  • 5.3.1 职业伦理是一种社会现象40-41
  • 5.3.2 职业伦理的特征41-42
  • 5.3.3 职业伦理的主要社会功能42-43
  • 5.3.4 职业伦理的价值优越性43-46
  • 5.3.5 职业伦理的困境与道德个人主义的提出46-48
  •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3-54
  • 致谢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会芳;;从涂尔干“职业群体”的社会整合观看中国和谐社会之建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叶建勋;利益多元化下的工会权利与职责[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伍进;论杜尔克姆社会学说中的系统思想[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4 刘少杰;社会理性化的感性制约——建构和谐社会的难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5 邢建辉;孟庆东;;试论以人为本的职业伦理观——兼谈保护企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J];教育与职业;2004年28期

6 李英;从市场经济透视人的生存方式[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赵凌云;拓展公共空间,我们缺乏何种理念[J];社会;2003年03期

8 肖瑛;;法人团体:一种“总体的社会组织”的想象 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J];社会;2008年02期

9 李汉林,渠敬东;制度规范行为——关于单位的研究与思考[J];社会学研究;2002年05期

10 谢立中;现代性的问题及处方:涂尔干主义的历史效果[J];社会学研究;200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林平;集体表象与社会整合[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法人团体—涂尔干社会整合思想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2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82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8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