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杂粮粉—对五谷杂粮粉店的人类学观察
本文关键词:解读杂粮粉—对五谷杂粮粉店的人类学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五谷杂粮粉原本是一种传统食物,被现代商业行为赋予了养生的意涵。五谷杂粮粉及其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学科本身在这方面的研究是空白的,同时本文的田野选择是个人经营的店铺,不同于大型企业庞大的组织结构,小店的结构更有助于清晰把握杂粮粉在普通人中是如何被解读的。本文主要使用参与观法,对上海和昆明两家五谷杂粮粉店进行了人类学式的观察。通过对两家店铺的比较研究,发现同样的五谷杂粮粉店铺因为经营者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经营风格。在五谷杂粮粉的消费行为研究中,我发现五谷杂粮粉并不只是作为的养生保健品角色。通过对杂粮粉经营者和杂粮粉购买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五谷杂粮粉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多重意涵的养生食物:作为一种养生食物、作为一种日常食物以及作为一种体现了传统道德的文化符号。
【关键词】:食物人类学 五谷杂粮粉 食疗养生 传统道德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12.4
【目录】:
- 内容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绪论9-17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9-11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1-17
- 第二章 五谷杂粮粉与五谷杂粮粉店17-33
- 第一节 田野点介绍17-26
- 一、新橄榄五谷磨房17-21
- 二、昆明菜市场的五谷杂粮粉店21-24
- 三、新橄榄与菜场店的异同24-26
- 第二节 五谷杂粮粉的产生及发展26-33
- 一、养生与五谷杂粮26-28
- 二、五谷杂粮粉的发展28-30
- 三、健康是“磨“出来的30-33
- 第三章 五谷杂粮粉具备的三重意涵33-50
- 第一节 作为养生食物的五谷杂粮粉34-40
- 第二节 作为日常食物的五谷杂粮粉40-43
- 第三节 反映传统道德的五谷杂粮粉43-50
- 结论50-52
- 参考文献52-55
- 后记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杰舜;雪球:人类学视野中的“汉”民族[J];中国民族;2001年01期
2 卢现艺;图像人类学视野中的贵州侗族鼓楼[J];当代贵州;2003年08期
3 梁筱妹;方冰;;浅谈人类学对艺术的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马燕坤;李彦;;由记忆、想象与重构结合的整体性呈现:人类学对非洲形象的创造[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周大鸣;段颖;;公共人类学:21世纪人类学发展的新趋势[J];民族研究;2012年03期
6 张玉霞;深层发展的可贵探索──读《发展:在哲学人类学视野内》[J];学习与探索;1997年05期
7 石慧;;传统工艺研究的新视角——评《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工艺》[J];科学与社会;2013年04期
8 杜慧敏;人类学视野下语言的功能和力量[J];文教资料;2005年23期
9 彭臣帅;;近十余年来人类学在广西传播和发展状况的回顾及展望[J];时代人物;2008年07期
10 户晓辉;人类学视野中的性文化[J];新疆艺术;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桢;杨栋;;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2 农辉锋;;兴盛与衰落: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毛南文风[A];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C];2002年
3 冯雪红;;人类学视野中维吾尔妇女的命运观——以新疆喀什地区为例[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4 林敏霞;徐杰舜;;第二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海峡两岸圆桌论坛实录[A];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人类学高级论坛2004卷[C];2004年
5 中国都市人类学会代表团;;参加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2002年东京中期会议情况报告[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户晓辉;;中国人审美心理发生途径的人类学意义[A];东方丛刊(2000年第2辑 总第三十二辑)[C];2000年
7 段伟菊;;“民族学人类学与中国经验”研讨会综述[A];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C];2003年
8 陈延超;;人类学视野中的城市少数民族权益保护:以深圳为例[A];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C];2002年
9 石毅;;“大都市研究——社会、人口、文化”专题综述[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年暨都市人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白振声;郭志超;翁乃群;哈正利;敏俊卿;;第五论坛会议摘要[A];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悦;来自人类学的声音(上)[N];光明日报;2007年
2 杨清媚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与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罗康隆;人类学在社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N];企业家日报;2013年
4 浙江师范大学 郑素华;理解童年需要人类学视野[N];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叶舒宪 王铭铭;来自人类学的声音(下)[N];光明日报;2007年
6 青岛市公安局办公室调研处 丁国强;社会与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法治[N];法制日报;2009年
7 方李莉;艺术人类学视野中的中国当代艺术[N];中国文化报;2013年
8 刘金祥;人类学视野中的诗化倾向[N];文艺报;2014年
9 河北省委党校哲学社会学部 王俊杰;人类学视野中的礼物世界[N];中国民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源;文化生存与生态保护——以长江源头唐乡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綦晓光;跨国公司的组织文化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杨毅;云南传统集市场所的建筑人类学分析[D];同济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裴一宁;解读杂粮粉—对五谷杂粮粉店的人类学观察[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刘兰婷;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巫术心理探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徐鸿;一个算命先生[D];安徽大学;2007年
4 梁洁;人类学视野中的和顺侨乡[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宋婧;“大通道”与小城镇[D];云南大学;2014年
6 江腾飞;福建华安绵治村传统童玩人类学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7 王馨曼;艺术的生存与生存的艺术:对昆明创库艺术家生存模式的人类学考察[D];云南大学;2010年
8 赵楠;别样童年[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解读杂粮粉—对五谷杂粮粉店的人类学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2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82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