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责任伦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社会责任伦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大量理论界人士对这一课题展开一系列的有益探索。其既属于信息技术,同时还属于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日益加剧,这不仅能够影响到网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能够对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需要切实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进一步规范网民的网络行为,以推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首先是前言。包括研究背景,意义,进展,方法和思路,创新点;文章第一部分为网络社会责任伦理基本概述,包括网络社会的内涵与特征、责任伦理及其当代价值、网络社会责任伦理的内涵、发展;第二部分网络社会责任伦理的内容,包括主体、原则及其内容的具体表现;第三部分网络社会伦理冲突与具体根由分析,主要存在虚拟、现实社会之间的冲突,知识产权、信息共享之间的冲突,言论自由和束缚之间的冲突,区域化和全球化之间的冲突等,究其根源,主要是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规章制度,网络技术决定了虚拟社会的不完善,现实生活之中各种不良现象的影响以及经济利益原因等方面原因所致;第四部分网络社会责任伦理秩序的构建,构建过程中应当遵循社会责任、整体利益、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基本原则,同时,还应当把握以下措施:加强网络行为主体的道德自律意识建设;提高网络媒体的道德自律;制定网络社会行为规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良好的网络社会法制机制;大力开展网络主体的道德实践活动。最后为结语。
【关键词】:网络社会 伦理道德 社会责任伦理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12.3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英文摘要9-12
- 前言12-18
- 第一部分 网络社会责任伦理基本概述18-27
- 1 网络社会的内涵与特征18-20
- 1.1 网络社会的内涵18-19
- 1.2 网络社会的特征19-20
- 2 社会责任伦理及其当代价值20-21
- 2.1 责任伦理20
- 2.2 社会责任伦理20
- 2.3 社会责任伦理的当代价值20-21
- 3 网络社会责任伦理的内涵21-24
- 3.1 网络社会责任伦理的含义21-22
- 3.2 网络社会责任伦理的主要特征22-24
- 4 网络社会责任伦理的研究视域24-25
- 5 网络社会责任伦理的发展25-27
- 第二部分 网络社会责任伦理的内容27-35
- 1 网络社会责任伦理的主体27-28
- 1.1 使用者27
- 1.2 开发者27
- 1.3 管理者27-28
- 2 网络社会责任伦理的原则28-31
- 2.1 自主性原则28
- 2.2 整体性原则28-29
- 2.3 继承性原则29-30
- 2.4 可负性原则30-31
- 3 网络社会责任伦理的内容的具体表现31-33
- 3.1 维护网络社会自由31
- 3.2 维护网络社会的整体利益31-32
- 3.3 推动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的和谐发展32-33
- 4 网络社会责任伦理规范33-35
- 第三部分 网络社会责任伦理存在的冲突与具体根由分析35-41
- 1 网络社会伦理存在的冲突35-37
- 1.1 虚拟、现实社会之间的冲突35-36
- 1.2 知识产权、信息共享之间的冲突36
- 1.3 言论自由和束缚之间的冲突36-37
- 1.4 区域化和全球化之间的冲突37
- 2 网络社会伦理存在冲突的具体根由37-41
- 2.1 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规章制度37-39
- 2.2 网络技术决定了虚拟社会的不完善39
- 2.3 现实生活之中各种不良现象的影响39
- 2.4 经济利益原因39-41
- 第四部分 网络社会责任伦理秩序的构建41-51
- 1 网络社会责任伦理秩序构建遵循的基本原则41-44
- 1.1 社会责任41
- 1.2 整体利益41-42
- 1.3 以人为本42
- 1.4 公平正义42-43
- 1.5 诚实守信43
- 1.6 和谐发展43-44
- 1.7 融汇兼容44
- 2 网络社会责任伦理秩序构建的措施44-51
- 2.1 加强网络行为主体的道德自律意识建设44-45
- 2.2 提高网络媒体的道德自律45-46
- 2.3 制定网络社会行为规范,切实加强思政教育46-48
- 2.4 构建良好的网络社会法制机制48-49
- 2.5 大力开展网络主体的道德实践活动49-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5
- 文献综述55-57
- 致谢57-58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先福;易向红;;信念伦理向责任伦理转化及其社会条件[J];求索;2005年11期
2 陆自荣;关系和谐伦理: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之外[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责任伦理导论》由人民出版社出版[J];皖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高鸿源;;教育家校长的职业责任伦理与社会责任伦理[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9期
5 黄云明;;中国企业家的责任伦理及其信念伦理基础[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段子文;远程开放教育中教师责任伦理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7 贝阿特利斯·波利尼,李存山;实践中的责任伦理[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3年04期
8 张黎夫;科技时代的伦理(责任伦理)之困惑[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9 贺来;现代人的价值处境与“责任伦理”的自觉[J];江海学刊;2004年04期
10 左乐平;;祛魅化世界与责任伦理[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田秀云;;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责任伦理精神[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李良艳;;论科学家的责任伦理——以汶川地震为例[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秦婧;;面向技术风险的工程师责任伦理探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田秀云;白臣;;我国当代责任伦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欧阳勇;郑萍;;从责任伦理角度解读中国共产党关注民主与民生的为民理念核心价值观[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6 杨薇;崔伟奇;;约纳斯责任伦理风险观内涵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3分会场: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王倩倩;;试析康德“责任伦理”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影响[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8 陈占彪;;论知识分子的专业性与公共性[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松民;政府“自我革命”呼唤“责任伦理”[N];人民法院报;2004年
2 白如祥邋张桂珍;儒家责任伦理的当代价值[N];学习时报;2008年
3 苏颂兴;承担庄严的“责任伦理”[N];文汇报;2004年
4 萧瀚 邋;立法的责任伦理[N];工人日报;2003年
5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乔洪武;责任伦理学与建构企业责任伦理[N];光明日报;2008年
6 任剑涛 作者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从“敢于负责”到“善于负责”[N];南方日报;2005年
7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杨善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沈崇麟;家,在时代中变化[N];人民日报;2010年
8 新华社记者 王勉;玉林:旅行袋内搜出28名捆着的女婴[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9 复旦大学教授 姜义华;礼治与德治、法治的内在联系[N];北京日报;2014年
10 高洪宾;谈法官的廉洁观[N];人民法院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唐宜荣;中国城市反贫困责任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周凯;我国基层人民政府的责任伦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刘幼昕;学生资助制度的责任伦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莹;医生责任伦理探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2 范丹;论汉斯·约纳斯的责任伦理[D];西南大学;2015年
3 傅颖超;绿色发展视角下企业责任伦理的构建[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4 张婷;网络社会责任伦理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5 王茂诗;大学生责任伦理问题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6 杨岩;基因科技时代的来临与责任伦理的兴起[D];吉林大学;2004年
7 李敏;技术风险背景下责任伦理的社会建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陈琼t
本文编号:382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82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