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城市空间原真性的互构:都市寺院义工生活的民族志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11 17:49
  寺院方与义工共同在寺院空间中建构起了一种关于都市寺院的原真性。一方面,基于“人间佛教”思想与志愿者精神的指导建构起原真性叙事,寺院得以成为城市中人们的“心灵家园”。这一形象是在与周边商圈的对比中凸显的:非功利化展现自身的方式,让寺院得以作为一个阈限空间,使其中的义工获得一种处于阈限状态中的沉浸式体验。寺院的空间和义工对寺院的集体想象共同塑造了寺院作为一个城市中“世外桃源”般的存在。这一浪漫化的形象让义工群体在其中获得一种与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体验并建立了一种充满“善念”的人际互动关系。同时,寺院生活的非功利化与利他主义取向使得义工得以不再计较每个行为的得失而专注与这些行动本身,由此让自身与寺院之外的世界相隔离。基于自身卷入寺院生活的不同程度,义工群体从这份志愿者工作中发现了属于自身的原真的意义,并由此建立起一个不同层次的意义感知体系。此外,对义工寺院之外的生活作息的持续追踪则表明,寺院中的义工生活从两个方面嵌入进了义工日常生活之中:一方面,寺院空间中结成的带有乌托邦色彩的社会关系被带出了寺院并作为一种社会资源为义工个体提供了社会支持;另一方面,在寺院生活中习得的佛教理念为义工个人提供一套...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评述
        1.2.1 作为一种阈限体验的原真性
        1.2.2 作为一种权利工具的原真性
        1.2.3 城市空间中的建筑乌托邦:都市寺院的原真性
    1.3 研究方法
        1.3.1 数据的收集
        1.3.2 数据的分析
第二章 打造都市人的“心灵家园”:S商圈VS.W寺
    2.1 作为“文化目的地”的S商圈
    2.2 作为“心灵家园”的W寺
        2.2.1 寺院文化与社会服务建设
        2.2.2 义工队伍概况
    2.3 小结:“起源”还是“新开端”?都市寺院原真性话语的建构
第三章 作为阈限空间的寺院:义工与寺院空间的互动
    3.1 围绕寺院空间展开的义工活动
    3.2 “世外桃源”:对寺院生活的集体想象
    3.3 “善念”:寺院生活中的社交体验
    3.4 寺院绝非孤岛:寺院生活中的冲突与摩擦
    3.5 小结:寺院空间中乌托邦社会的建构
第四章 阈限空间中的沉浸式体验:义工的乐趣
    4.1 成长的舞台
    4.2 劳动的快乐
    4.3 基于自身卷入程度的意义感知体系
    4.4 小结:寺院义工体验三个层次
第五章 寻找人生意义的原真性权利:寺院外义工的日常生活
    5.1 “寻找一个平衡点”
    5.2 苦中作乐的安慰
    5.3 寺院里的退休生活
    5.4 小结:在抗争中找寻人生的意义
第六章 结论
    6.1 中心与边缘:都市中的朝圣与休闲之旅
    6.2 从空间到地方:城市空间中的建筑乌托邦
参考文献
    论文类
    著作类
附录一
    主要报道人信息
    义工日常生活作息表(一周)
        小玫师兄生活作息表
        张师兄生活作息表
        谢师兄生活作息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970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970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f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