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美丽乡村建设的晋南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
本文关键词:面向美丽乡村建设的晋南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乡村聚落景观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乡村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在保持多样性、地方特色的前提下,使乡村聚落景观具有生态美、环境美和生活美的意义,是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以晋南稷山县加庄、盐湖区雷家坡、芮城县新村三个乡村的聚落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借鉴国内外最新乡村聚落景观研究成果和分析晋南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的区域背景和总体特征,提炼出具有晋南地区特色的“窄四合院”和“窑洞”乡村聚落景观类型。通过对晋南地区典型乡村聚落景观现状进行分析诊断,发现晋南地区乡村聚落景观存在乡村绿化率低、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和乡村聚落缺乏特色等问题。同时提出了晋南地区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和原则。最后对晋南乡村聚落景空间构成要素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乡村道路、聚落公共空间、聚落院落和聚落绿地空间布局,并且对其进行专项规划设计,特别提出运用生态工程方法对街道绿化实现“雨水花园”和家庭绿化实现“污水处理池”设计。总结出晋南地区“窄四合院”聚落景观设计模式,为其他地区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美丽乡村 乡村聚落景观 规划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2.29;C912.82
【目录】:
- 摘要6-7
- 1 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聚落景观研究现状7-15
- 1.1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7-8
- 1.1.1 “美丽乡村”建设提出7
- 1.1.2 “美丽乡村”的内涵7-8
- 1.1.3 山西省“美丽乡村”建设背景8
- 1.1.4 运城市“美丽乡村”建设背景8
- 1.2 乡村聚落景观研究综述8-12
- 1.2.0 乡村聚落景观概念9
- 1.2.1 乡村聚落景观生态9-10
- 1.2.2 乡村聚落景观演变10-11
- 1.2.3 乡村聚落景观规划11-12
- 1.3 本课题研究目标及其内容12-13
- 1.3.1 本课题研究目标12
- 1.3.2 本课题研究内容12-13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3-15
- 1.4.1 研究方法13-14
- 1.4.2 研究框架14-15
- 2 晋南地区乡村聚落景观区域背景和总体特征15-18
- 2.1 晋南地区乡村聚落景观区域背景15-16
- 2.1.1 晋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15
- 2.1.2 晋南地区人文环境特征15-16
- 2.2 晋南地区乡村聚落景观总体特征16-18
- 2.2.1 山地窑洞聚落景观特征16-17
- 2.2.2 平原窄四合院聚落景观特征17-18
- 3 晋南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现状和问题诊断18-27
- 3.1 典型乡村聚落景观概况18-20
- 3.1.1 典型乡村确定18-19
- 3.1.2 典型乡村的概况19-20
- 3.1.3 典型乡村的典型性特点20
- 3.3 典型乡村聚落景观结构现状20-26
- 3.3.1 典型乡村道路现状21
- 3.3.2 典型乡村基础设施现状21-22
- 3.3.3 典型乡村公共空间现状22
- 3.3.4 典型乡村院落现状22-26
- 3.4 典型乡村聚落景观存在的问题26-27
- 3.4.1 乡村绿化率低,整体生态环境比较差26
- 3.4.2 聚落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不完善26
- 3.4.3 院落缺乏特色,没有形成完整的村落面貌26-27
- 4 芮城县古魏镇新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27-48
- 4.1 聚落景观规划设计目标27
- 4.2 聚落景观规划设计原则27-28
- 4.2.1 实用与生态相结合原则27-28
- 4.2.2 景观自然美学原则28
- 4.2.3 乡土与时代相结合原则28
- 4.3 聚落景观规划设计方法28
- 4.4 聚落景观空间布局28-31
- 4.4.1 道路布局29
- 4.4.2 公共空间布局29-30
- 4.4.3 院落布局30
- 4.4.4 绿地布局30-31
- 4.5 道路系统设计31-34
- 4.5.1 设计原则31
- 4.5.2 道路整治31-32
- 4.5.3 道路绿化32-34
- 4.5.4 停车场设计34
- 4.6 基础设施规划34-36
- 4.6.1 给水设施35
- 4.6.2 排水设施35-36
- 4.6.3 供电设施36
- 4.6.4 环卫设施36
- 4.7 公共空间设计36-41
- 4.7.1 设计原则36-37
- 4.7.2 公共空间设计37-40
- 4.7.3 公共空间绿化40-41
- 4.8 院落空间设计41-48
- 4.8.1 设计原则41-42
- 4.8.2 房屋立面设计42
- 4.8.3 围墙设计42-43
- 4.8.4 大门设计43-44
- 4.8.5 庭院设计44-46
- 4.8.6 院落设计类型46-48
- 5 结论48-50
- 参考文献50-54
- Abstract54-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琼;乔征;王葆华;;关中平原乡村聚落景观变迁典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2 马晓冬;李全林;沈一;;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及地域类型[J];地理学报;2012年04期
3 王广超;李全林;王亚平;开黎黎;徐瑶瑶;奚秋燕;史华莹;吴敏;;苏州与徐州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比较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4 马利邦;郭晓东;张启媛;;陇中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以甘肃省通渭县为例[J];山地学报;2012年04期
5 刘永伟;张阳生;李奕;;近10年来国内乡村聚落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5期
6 浦欣成;王竹;黄倩;;乡村聚落的边界形态探析[J];建筑与文化;2013年08期
7 谢显奇;甘淑;余莉;任鹏飞;陈应跃;;岩溶山地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分析:以广南县为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年S1期
8 李红波;张小林;吴江国;朱彬;;苏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及其驱动机制[J];地理科学;2014年04期
9 廖燕青;;探讨城郊乡村聚落景观的设计——以云头村为例[J];福建建筑;2014年03期
10 文运;赵书彬;张娟;;乡村旅游发展下海口乡村聚落景观的变化——以美社村为例[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力;;乡村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郭晓东;牛叔文;刘正广;;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以葫芦河流域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范霄鹏;;新乡村聚落的营建基础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任慧子;曹小曙;李丹;;乡村聚落历史空间演化及其内部关联网络——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汪晓春;梅耀林;段威;许珊珊;;城市时代乡村聚落空间特征、优化及规划对策——以金坛市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6 孙健;;乡村聚落绿化的景观美学原则[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7 宋若蔚;;延续川西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以都江堰某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8 刘安生;陈伟前;胡金燕;;常州市特色村庄规划引导浅论[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9 李扬;范霄鹏;;基于区域资源整合的新乡村聚落研究——旅游产业视野下的京郊新农村建设[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周复多;;乡村聚落的生态文化基础——文化名村规划布局的启示[A];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晓东;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褚兴彪;山东乡村聚落景观评价模型构建与优化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3 毛志睿;乡村聚落旅游开发的准入评价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4 雷振东;整合与重构[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5 朱炜;基于地理学视角的浙北乡村聚落空间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岳大鹏;陕北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乡村聚落发展与土壤侵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雪梅;诸神的居所—西部中国的信仰社区[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珍;类型学在豫西乡村聚落更新与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姚尚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下的当代乡村聚落布点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3 周亮亮;金华市区乡村聚落空间集聚规律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祥熙;四川盆周山区乡村聚落发展度及其重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5 张凯博;类型学在黑龙江乡村聚落更新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5年
6 马亚玲;四川茂汶地区藏羌民族乡村聚落景观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7 郝思雨;安宁河谷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8 杨锦瑶;少数民族乡村聚落景观格局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9 周欣雨;美丽乡村建设与山地乡村聚落旅游协同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10 张恒;峰丛洼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和影响机制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面向美丽乡村建设的晋南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3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413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