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群体性事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3 14:11
本文关键词:社会工作介入群体性事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纵观五千年华夏文明和现代化建设的几十年历程,社会发展的过程必然包含着必不可少的“建设性破坏”,其中群体性事件就是影响比较大的一类问题。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积累了一些矛盾,社会管理压力增大,当一些矛盾累积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会引发群体性事件,这无疑又会加剧我国社会结构调整的阵痛和潜在的危机,为此必须加强对对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而在群体性事件的研究上,学者们更多的集中于对事件本身的研究,或者是从政府的角度予以干预,但很少有从第三方社会组织方面进行研究的。所以,本文是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对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理进行关注。鉴于群体性事件是一个范围很广的问题,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更倾向于社会工作对群体性事件预防上的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群体性事件既是在社会转型矛盾增多的大背景下,又是在我国社会工作获得大发展时期,这就为二者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契机。传统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新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整,和谐社会建设同样需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这就让社会工作有了用武之地;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制度为社会工作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群体性问题是社会工作的工作领域之一,社会工作自身的专业优势可以在这个领域得以充分发挥出作用。因此,社会工作在介入群体性事件中要坚持预防和反应、刚性和柔性、全面和特殊的原则,秉承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和维护社会成员的权益的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和社会工作行政的方式,采取个体增权,提高群体性事件当事人的能力;构建社区支持网络,发挥社区在预防群体性事件中的基础作用;促进制度、政策的完善,从源头上减少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隐患的基本措施,真正实现对群体性事件的预防。
【关键词】:社会工作 群体性事件 介入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6;D631.4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第一章 引言7-19
- 第一节 课题的来源7-9
- 一、当前中国群体性事件现状7-8
- 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具有重要意义8
- 三、社会工作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8-9
- 四、个人兴趣9
- 第二节 本课题的意义9-10
- 一、本课题的理论意义9-10
- 二、本课题的实践意义10
- 第三节 研究综述10-14
- 一、国外研究综述10-12
- 二、国内研究综述12-14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说和社会工作介入的环节14-19
- 一、群体性事件14-16
- 二、社会工作的介入16-17
- 三、社会工作介入群体性事件的环节17-19
- 第二章 社会工作介入群体性事件的背景19-27
- 第一节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19-23
- 一、我国社会转型的内涵和特征19-20
- 二、我国社会转型的影响20-23
- 第二节 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迅速23-27
- 一、我国社会工作的组织发展23-24
- 二、我国社会工作的制度创新24-25
- 三、社会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25-27
- 第三章 社会工作介入群体性事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7-35
- 第一节 社会工作介入群体性事件的必要性27-31
- 一、传统模式应对群体性事件过于简单粗暴27-29
- 二、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29-31
- 第二节 社会工作介入群体性事件的可行性31-35
- 一、群体性问题是社会工作的工作领域之一31
- 二、社会制度为实施社会工作创造条件31-33
- 三、社会工作自身的专业优势33-35
- 第四章 社会工作介入群体性事件的实施35-48
- 第一节 社会工作介入群体性事件的原则35-36
- 一、坚持预防和反应相结合的原则35
- 二、坚持刚性和柔性相结合的原则35
- 三、坚持全面和特殊相结合的原则35-36
- 第二节 社会工作介入群体性事件的价值观36-37
- 一、以人为本,承认个人的尊严和价值36
- 二、助人自助,拓展服务对象自助的能力36-37
- 三、尊重差异,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益37
- 第三节 社会工作介入群体性事件的方法37-39
- 一、个案工作的方式介入群体性事件37
- 二、小组工作的方式介入群体性事件37-38
- 三、社区工作的方式介入群体性事件38-39
- 四、社会工作行政的方式介入群体性事件39
- 第四节 社会工作介入群体性事件的途径39-48
- 一、个体增权,,提高群体性事件当事人的能力39-42
- 二、构建社区支持网络,发挥社区在群体性事件中的基础作用42-44
- 三、加强制度、政策的完善,从源头预防群体性事件44-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52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志刚;李腊生;;对群体事件的认识及对策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11期
2 崔力夫;颜晓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和谐社会发展[J];经济视角;2006年01期
3 李强;从社会学的角度谈谈如何应对突发事件[J];科学中国人;2004年02期
4 赵守东;;群体性事件的体制性症结及解决思路[J];理论探讨;2007年02期
5 王来华;陈月生;;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含义、特征和类型[J];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05期
6 刘军奎;;群体性事件:基于实践社会学视角的认识与反思[J];前沿;2010年13期
7 尹保华;;突发事件的社会工作应对策略[J];社会科学家;2009年07期
8 聂军;李渊清;;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与防范:政治认同的视角[J];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04期
9 肖浩;;论群体性事件中的社会情绪疏导[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08期
10 刘斌志;;经验与创新 震后灾区青少年心理重建的社会工作拓展[J];社会工作(实务版);2011年10期
本文关键词:社会工作介入群体性事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52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475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