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但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民工潮持续蔓延。如今一大批出生于80后、90后的农村人口开始沿着父辈的脚步到繁华的都市寻找梦想,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新生代农民工。尽管比其父辈,他们在文化水平、生活理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当他们逐渐脱离原来的文化群体,寻求自己的梦想时,却不得不面临和其父辈基本相似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境遇。城市社区特有的人为隔阂和制度障碍使他们很难融入和适应社会。就目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适应问题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政策和制度层面,本论文不必费力关注此研究视角的评论,旨在寻求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来化解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适应问题。 正如班杜拉所说,信念能够调控个体自身的思想、感受和行动。人不是仅由外界环境所塑造,而是自我组织的、主动的、自我反省的和自我调节的。基于此,本研究试图从人的主体动因机制出发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适应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以自我效能感为核心因素,旨在寻求自我效能感和社会适应之间的某种关系,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水平和自我效能感都处于较低水平; 2.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适应与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3.自我效能感能很好的预测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水平。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自我效能感 社会适应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412.6;C912.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导言9-16
- 一、研究缘起及价值9-10
- 二、研究现状及评析10-14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4-16
- 第一章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概述16-22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16-17
- (一) 农民工概念界定16
- (二) “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16-17
- 二、社会适应的重要理论17-22
- (一) 基于生物学及进化论的观点17-18
- (二) 基于心理学的社会适应观点18-19
- (三) 基于社会学的社会适应观点19-22
- 第二章 自我效能感影响社会适应的理论基础22-28
- 一、理论依据:三元交互决定论22-23
- (一)三组因素的交互(互惠)性22-23
- (二) 交互作用的时间性23
- (三) 交互作用的动因性23
- 二、动因机制:自我效能感23-28
- (一) 自我效能感是一种自我生成能力24
- (二) 自我效能感是人类的动因机制24-25
- (三) 建构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来源25-28
-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自我效能感的现状调查28-35
- 一、调研概况28
- 二、研究假设28
- 三、调查工具28-29
- (一) 调查工具28-29
- (二) 统计方法29
- 四、样本评估29-35
- (一) 基本情况29-31
- (二) 特征分析31-35
-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35-51
- 一、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的基本情况35-37
- (一) 数据处理35
- (二)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的总体情况35-36
- (三)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的人口学特征36-37
- 二、新生代农民工自我效能感的基本情况37-39
- (一) 自我效能感的基本情况37
- (二) 自我效能感的人口学特征37-39
- 三、影响因素分析39-44
- (一) 主体因素:自我效能感39
- (二) 协同因素:社会结构39-42
- (三) 社会适应与各因素关系42-44
- 四、新生代农民工自我效能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分析44-45
- (一) 自我效能感与社会适应的相关性分析44
- (二) 自我效能感与社会适应的回归性分析44-45
- (三) 结果分析45
- 五、自我效能感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的具体影响45-47
- (一) 自我效能感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过程的预测调适作用45-46
- (二) 自我效能感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结构的优化整合作用46-47
- (三)自我效能感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状态的平衡发展作用47
- 六、建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的路径选择47-51
- (一) 调整宏观政策,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47-48
- (二) 优化社会环境,消除主流群体的认识偏差48-49
- (三) 发挥动因机制,激发群体积极的主体意识49-51
- 研究结果与展望51-52
- 附录(一)52-55
- 附录(二)55-57
- 参考文献57-59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59-60
- 致谢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政;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城市知觉和社会适应[J];长白学刊;2005年04期
2 陈世伟;;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民工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年06期
3 张宗法;;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变迁的特征及原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32期
4 唐秀英;我国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略论[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3期
5 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年06期
7 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J];江海学刊;2004年03期
8 张译允;;师范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6期
9 许传新;;“落地未生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研究[J];南方人口;2007年04期
10 刘莫鲜;都市农民的认知研究——对武汉市流动农民的调查与分析[J];青年研究;200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为质;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2 周林波;统筹城乡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8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48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