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我国养老“时间储蓄”服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30 22:02

  本文关键词:我国养老“时间储蓄”服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养老的新形势。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人口年龄结构上层的膨胀和底部的收缩使得我国面临愈加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再加上人口流动频繁和养老资源的缺乏,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等养老方式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因而社区居家养老成为大多数老年人的首要选择。在此背景下,养老“时间储蓄”作为根植于社区居家养老土壤中的一种互助养老形式,能够在应对我国养老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功效。 本文主要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对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文献综述以及论文创新点等内容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解释了本文涉及的养老“时间储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我国养老新形势下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宏观的养老现状分析和不同养老模式之间的比较研究:其中养老现状分析主要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国际比较、小型化家庭及空巢老人的大量涌现、人口流动频繁等形势着手;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养老模式之间的利弊分析,对我国养老新形势下合理养老模式进行探究。第四部分主要介绍我国养老“时间储蓄”的实施情况:包括养老“时间储蓄”的起源与发展和在我国的相关案例介绍等,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养老形势来揭示“时间储蓄”的优势以及在将来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第五部分介绍了国外对于社区居家养老以及养老“时间储蓄”的经验与做法,对我国发展养老“时间储蓄”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如考虑扩大参与者的年龄范围、鼓励不同的社会主体参与;政府应发挥重要作用;设计专门统一的存兑系统;加强志愿者队伍的培养和训练等。通过之前几部分的分析和总结,本文第六、七部分对如何构建我国养老“时间储蓄”的体系进行了思考建议和总结:在明确我国养老“时间储蓄”方案实施的各方责任基础上,逐个击破地解决过往及未来可能会面临的实施问题,并通过建立评估与监督机制、存兑与转让机制、信息互享机制、法律保障机制这四方面机制,来形成与完善我国的养老“时间储蓄”机制。
【关键词】:时间储蓄 人口老龄化 养老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3.7
【目录】:
  • 致谢5-6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引言10-15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选题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文献综述12-14
  • 1.2.1 国内文献综述12-13
  • 1.2.2 国外文献综述13-14
  • 1.3 研究目的、方法和论文创新点14-15
  • 1.3.1 研究目的14
  • 1.3.2 研究方法14
  • 1.3.3 论文创新点14-15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5-18
  • 2.1 养老“时间储蓄”及相关概念15-16
  • 2.1.1 养老“时间储蓄”的涵义15
  • 2.1.2 我国养老模式的分类15-16
  • 2.2 理论基础16-18
  • 2.2.1 代际理论16
  • 2.2.2 “核心”经济理论16-17
  • 2.2.3 三分法17-18
  • 3 新形势下我国养老现状18-26
  • 3.1 我国养老现状分析18-22
  • 3.1.1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国际比较18-20
  • 3.1.2 小型化家庭及空巢老人的大量出现使养老形势更加严峻20-21
  • 3.1.3 人口流动频繁使我国的养老问题面临挑战21-22
  • 3.2 我国目前不同养老模式之间的比较分析22-26
  • 3.2.1 不同养老模式之间的利与弊22-24
  • 3.2.2 我国养老新形势下合理养老模式的探究24-26
  • 4 我国养老“时间储蓄”的实施情况26-36
  • 4.1 起源与发展26-28
  • 4.2 相关案例介绍28-31
  • 4.3 优势分析31-33
  • 4.4 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评估33-36
  • 5 国外经验借鉴36-40
  • 5.1 日本、德国、美国相关情况介绍36-37
  • 5.2 经验借鉴与启示37-40
  • 5.2.1 扩大参与者的年龄层覆盖范围并鼓励不同的社会主体参与37-38
  • 5.2.2 政府应在建立相关法律政策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38
  • 5.2.3 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通用“时间储蓄”存兑系统38-39
  • 5.2.4 加强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和服务人才的培养39-40
  • 6 我国养老“时间储蓄”体系构建40-53
  • 6.1 目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层次分析40-42
  • 6.1.1 个人和家庭保障41
  • 6.1.2 政府保障41
  • 6.1.3 差别性职业养老保险41
  • 6.1.4 劳动者所在单位负责的补充保障41
  • 6.1.5 市场提供41-42
  • 6.2 针对我国养老“时间储蓄”方案的各方责任42-46
  • 6.2.1 我国养老“时间储蓄”实施中的个人及家庭责任43-44
  • 6.2.2 我国养老“时间储蓄”实施中的社会责任44-45
  • 6.2.3 我国养老“时间储蓄”实施中的政府责任45-46
  • 6.3 我国养老“时间储蓄”的发展对策46-53
  • 6.3.1 针对养老“时间储蓄”问题应采取的相关措施46-49
  • 6.3.2 制度体系构建49-53
  • 7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6
  • 作者简历56-58
  • 学位论文数据集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合津文雄;日本社会福利政策变革的新趋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胡永琴;;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养老机制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6期

3 田原;;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日本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05期

4 朱萍;;时间银行,以爱的名义存储[J];北京纪事;2011年03期

5 耿亚男;宋言奇;;城市老龄化时代社区养老的新路径——基于苏州地区的实地调研[J];上海城市管理;2011年01期

6 姜丽美;;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状况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0年06期

7 张晓霞;;社区居家养老问题调查——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8 刘维;;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居家养老模式思考[J];理论月刊;2010年09期

9 王伟;日本家庭养老模式的转变[J];日本学刊;2004年03期

10 陈功,杜鹏,陈谊;关于养老“时间储蓄”的问题与思考[J];人口与经济;2001年06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养老“时间储蓄”服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3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503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7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