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高校大学生择业意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30 23:08
本文关键词:保定市高校大学生择业意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统包统分”转变为“双向选择”。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造成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社会各界纷纷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困难既有外界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因素,其中不正确的择业意向严重影响着他们的顺利就业。本文力求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影响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因素做出分析。本文基于笔者对保定市四所高校400名大学生调查问卷的系统分析,总结出了择业地区集中化、择业单位追求“铁饭碗”、薪金期望值偏高、直接择业与延缓择业并存、择业标准多样化等特点。通过对笔者筛选的人力资本变量、社会资本变量、其他变量与择业意向的相关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在人力资本各因素中,,学校类型、学历、成绩排名、证书等是影响择业意向的最主要因素;在社会资本各变量中,父母亲职业、家庭人均年收入对择业意向有显著影响;在其他变量中,党员身份、担任职务对择业意向有较大影响。笔者还就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经济形势、就业政策等宏观因素分析了对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影响。 大学生择业意向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择业地点过于集中;期望单位过于单一,缺少挑战和创业精神;以自我为中心,忽略国家和社会需求;考研目的不明确;缺少职业规划意识,择业主动性差。究其原因:一是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传统的“以官为本”思想的影响;三是暂时躲避就业压力;四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五是缺乏创业条件。 根据大学生择业意向的特点和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大学生方面,要形成科学的就业观,力求先就业再择业,努力自主创业,消除精英意识。家长方面,要让子女发挥主观能动性,减少干预;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指导子女就业;关注子女在学校的表现,形成合理的就业期望值。高校方面,丰富和优化学科结构,专业结构要适应社会需求;重视并且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注重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开展创业教育。政府方面,要加强政策和文化建设,提供指导和服务。
【关键词】:大学生 择业意向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3.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1.3 研究文献综述11-14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11-12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12-14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14-16
- 1.4.1 研究思路14
- 1.4.2 研究方法14-15
- 1.4.3 创新点15-16
- 第2章 保定市高校大学生择业意向状况与特点16-30
- 2.1 自变量和因变量选择16
- 2.1.1 自变量选择16
- 2.1.2 因变量选择16
- 2.2 大学生择业意向调查实施情况16-17
- 2.3 大学生择业意向调查主要结果17-27
- 2.3.1 调查基本情况17-19
- 2.3.2 家庭关系资源19-20
- 2.3.3 择业预期20-22
- 2.3.4 应聘前准备及职业寻求情况22-23
- 2.3.5 就业信心和就业准备23-25
- 2.3.6 创业情况25-26
- 2.3.7 就业压力成因及解决方式26-27
- 2.4 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基本特点27-30
- 2.4.1 择业地区集中于东部省会城市和大城市27
- 2.4.2 择业单位追求稳定、待遇好的“铁饭碗”27-28
- 2.4.3 对薪酬待遇的期望值偏高28
- 2.4.4 直接择业与延缓择业并存28-29
- 2.4.5 择业目标多样化29-30
- 第3章 保定市高校大学生择业意向问题及影响因素30-40
- 3.1 大学生择业意向问题及成因分析30-35
- 3.1.1 择业意向存在的主要问题30-32
- 3.1.2 择业意向问题的成因分析32-35
- 3.2 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分析35-40
- 3.2.1 微观方面35-38
- 3.2.2 宏观方面38-40
- 第4章 对策与建议40-46
- 4.1 大学生自身方面40-42
- 4.2 家庭方面42
- 4.3 高校方面42-44
- 4.4 政府方面44-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50
- 附录:大学生择业意向调查问卷50-56
- 致谢56-5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宏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风险与大学生择业行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李宇晴;;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原因综述[J];才智;2012年06期
3 林伟英;广东省大学毕业生择业观的调查与分析[J];高教探索;2002年03期
4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对策研究”课题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审视——2004年广东地区大学生择业心态及状况调查报告[J];高教探索;2004年03期
5 冯华;五种因素影响了毕业生择业——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年05期
6 王玉江;顾琳;;中国海洋大学2006届毕业生择业意向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08期
7 赖德胜,吉利;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制度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8 赵玮;;我国大学生择业意向研究述评[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3期
9 胡蝶;涂雯雯;陈文新;彭小波;张高亮;;大学生择业意向特点及其启示[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王洪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J];教育评论;2004年06期
本文关键词:保定市高校大学生择业意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3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503785.html